
正和造船綠色船舶之夢
2014-02-13 08:42:2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綠色船舶之夢
對現代產業價值鏈的研究表明,產業鏈利潤一般呈現“U”字型走勢,即所謂的“微笑曲線”。其中,研發設計、原材料供應等上游企業屬于“U”字左端;零售終端及各項服務等下游業屬于“U”字右端。中段即最低位置,為組裝、制造領域,屬于附加值的最低位。
“轉型是必須的!”正和造船總經理徐才中表示,過去航運市場旺盛時,船東之間媲美的是航速,F在市場較為低迷,運價水平一再降低,船東的首要訴求變為盡可能地節約運行成本。船企所設計建造的船舶能夠為船東節約的運行成本越多,其競爭力就越大。認識到這一點,正和造船及時調整競爭策略,轉戰上游船舶設計研發領域。
低碳環保型6.7萬載重噸散貨船正是這樣一款新船型,這是正和造船第一艘完全擁有自主產權的綠色船舶。從寬度上來看,當前市場上主流的6.4萬載重噸散貨船寬度為32米,相比之下,新船型的寬度達到36米,在載重多3000 噸的前提下,吃水反而淺了近1米,相應進入長江流域的減載量小,對進出港口選擇余地更大,能明顯提高船東的效益。
從油耗上看,目前市場上其他相近噸級的老船型,均有一個共同硬傷,就是高油耗。按正常14 節航速,新船型比老船型一天能節省5 噸油。按當前市場價,一天可節省3500 美元,一年能節省70 萬美元左右。
事實上,這款新船型原來是交給一家日本企業設計的,對方因為經濟危機而退出合作。當正和造船接手這個項目后發現,該船型在實際生產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正和造船決定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自主研發,從最初的原理圖送審到最后的引擎裝載計算,耗時兩年多。
“可以預計,2015 年巴拿馬運河拓寬后,這款新船型的市場潛力將更大。”曹先鋒表示,當前由于限寬問題,尚無法駛入巴拿馬運河,“一旦拓寬完成,它在載重量及油耗方面的優勢便能體現出來。”
該船型完工后將獲得CCS 第一次頒發的綠色船舶執照,上面將記載船體各部分所產生的污染物等詳細參數,使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舟山船企能做船型設計并推向市場的不多,正和造船走在了前面。”曹先鋒稱。
至此,正和造船確定了新的發展原則:向綠色船舶、遠洋船舶、海洋工程三大領域進軍,F在,在第一代新船型成功的基礎上,正和造船又與中船702 所合作組建了院士合作站,聯合開發第二代新船型。正和造船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也大幅提速,浙江正和船舶研究院目前共有技術人員 120 人左右,均受過相關專業的繼續教育;還建立了浙江海洋學院碩士生教學點,合作培養船體結構計算和線性優化設計方向的高級技術人才,這為正和造船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