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和造船綠色船舶之夢
2014-02-13 08:42:2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摸著石頭過河
對船企來說,是造好船重要,還是掌握造船的核心技術重要?正和造船顯然認同后者。徐才中在員工大會上的兩句話至今讓曹先鋒記憶猶新。一句是“設計人員的工資是你們自己賺回來的”;另一句是“設計部門的氣質決定了工廠的氣質。”
前一句很容易理解,正和造船已經嘗到了設計優化帶來的甜頭。那么,正和造船擁有怎樣的氣質?
曹先鋒給出的答案是:創新!例如每艘船上都會安裝的發電機平臺,慣常的做法是,在兩三臺發電機上面,鋪一層花鐵板,工人通過樓梯支架走到花鐵板上作業。正和造船則把發電機做到船夾板的反面,這樣不僅外觀簡潔便于打掃,更重要的是可節省大量鋼材。“這樣一來,每艘船至少能節省40 噸鋼材,按每噸成本價0.5 萬元計算,一艘船便能節省20萬元左右。”曹先鋒舉例說。
正和造船還在探索模塊化造船工藝。比如前面提到的發電機和甲板,連同管路,可以先在生產車間里做成模塊。又如管路的設計上,船企可在車間里按照預先設定好的長度在電腦軟件里進行斷管,做成幾種不同長度的管路。事先大批量生產管路不僅節約成本,更能節省時間。“這需要擁有強大的計算機技術和建模技術,國際上目前還沒有先例。”
海洋工程是正和造船剛剛涉足的領域,船企承接了帶動力定位系統的146米海洋工程大件運輸船。曹先鋒承認,在這一領域正和造船還只是剛剛起步,“我們考慮把綠色船舶的成果應用到這上面。”
正和造船的另一個設想是建造集金槍魚冷藏、運輸、加工等為一體的“遠洋航母”。這是一個航母群的概念,有作業船將捕撈到的漁貨運到綜輔船上加工冷藏,然后由運輸船將成品帶回國內銷售。
“摸著石頭過河”無可厚非,如果沒有顛覆精神,沒有創造性的破壞,企業將會走向僵化和停滯。而一個產業如果沒有相關部門的頂層設計,也會走向無序。
2012 年7 月26 日,為貫徹落實浙江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特色工業設計基地建設的工作要求,促進舟山船舶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舟山市船舶工業設計基地”正式掛牌。“海洋工程是市場轉型的方向,但船企不能一股腦兒全去開發海工。這需要政府牽頭,指導船企分工協作,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合力,避免市場無序競爭。”曹先鋒提議。
而這也正是舟山目前在做的。NAPA 軟件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成熟、先進的船舶設計軟件,但因其價位高許多船舶設計企業只能望而卻步。舟山市船舶工業設計基地負責人表示,基地有意向出資購買該軟件,通過計算機云技術提供給基地內的設計企業共享。“這不僅能大大提高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也能進一步滿足船東和送審單位的要求。”
船舶修造業高歌猛進的時代已經過去,外部市場已發生深刻變化,如何轉型將是舟山船舶行業未來幾年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這個來勢洶洶的行業寒冬里,擺在正和造船面前的困難還很多,未來的路也還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