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長江“水文章”
2014-11-11 16:57:31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經濟動能巨大
“長江經濟帶”龐大的體能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將“長江經濟帶”與美國密西西比河和歐洲萊茵河作比較分析。
據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付秋濤介紹,從通航里程看,長江航運潛力巨大,目前長江干流運力僅發揮了不到1/5;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航道的合理、合法、合規開發和管理方面看,也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長江黃金水道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需要上中下游一體化的整體規劃來協調發展。盡管多瑙河隸屬9個國家,但在管理上適用統一的法律和規范。
付秋濤指出,“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的生產總值2008—2013年翻了一番。受國內外環境影響,從2011年開始增速放緩,但平均增長率仍然達到15%,比全國水平高出2個百分點。“長江經濟帶”將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乘長江主題的東風,未來交通運輸業、倉儲物流業和郵電通訊業將會有更快的發展,預計年增長率超過20%。
對“長江經濟帶”未來的發展,北京大學戰略研究院預測:一方面,長三角地區將開始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產業結構必須經歷從二三一產業布局向三二一產業發展。此外,長江中上游地區產業增長將更加明顯,中上游省市中湖南、湖北、重慶和四川將會有更好發展;另一方面,航運相關產業的發展與資源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未來企業也需要更加理性,將自身發展與經濟發展相聯系。港口建設、倉儲物流都會有較大發展,但在提升效率方面必須有理性思考。
“長江經濟帶”對相關產業同樣有需求,這主要體現在對沿江電力等方面的需求上。未來,“長江經濟帶”需要發展電力,改善土地利用,并在生態環境、綠色發展上,提出更高要求。充分利用各種交通方式完善節點功能,增強帶動作用。因此,沿江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會有更大發展,然而,這需要政府相關體制有所跟進。
付秋濤指出,“長江經濟帶”未來發展的要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選擇要考慮綠色生態,這是產業發展的底線;二是產業選擇要考慮產業的協調性和一體化,這將考驗投資者的智慧;三是產業選擇要充分體現開放和國際化,這將考驗投資人的視野。
“水文章”的苦惱
長江黃金水道也有自己的苦惱。由于長江水運的快速發展,隨著貨運量的不斷遞增,三峽船閘的運力已經飽和,船舶待閘成為常態。三峽大壩的過閘時間是長江航運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長江航道局一組數據顯示,三峽船舶積壓平均每天有150艘左右,今年最高峰時(有一個船閘在檢修)達到940艘。上半年,平均待閘時間超過40小時,差不多兩天時間。
除三峽船閘這個“咽喉”外,長江航道還飽受航運“梗阻”之苦。長江航道由于河道特性不同,決定了通航條件完全不同。航道通航能力成為長江“水文章”的最大難題。
長江上游屬于山區河流,河床為石質構造,只要適當進行清障、爆破,基本就能形成較好的通航條件,但水量較小,水深和寬度比中下游要差。三峽大壩建成蓄水后,上游航道的通航條件發生了質的改善,從宜昌到重慶,形成了660公里的庫區航道。
宜昌到武漢一段屬于中游。中游為沙質河床,河道九曲回腸,航道變遷頻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床一變,就需要重新開辟航道。長江航道全長2838公里,從宜昌到武漢這一段因受制于三峽船閘通航和航道梗塞,航運能力最差。
下游雖然也是沙質河床,不過沿江的匯流和湖泊特別多,如漢江、洞庭湖和鄱陽湖等,都有很大的匯流。河道基本固化,江面寬闊,水域也很深,航道基本沒有變化。
三峽庫區形成后,中游成為整個長江航道干線的瓶頸河段,F在,上游庫區航道最低可以達到4.5米,下游從武漢到安慶也可以達到4.5米,安慶以下則更深。而中游部分河段在枯水期只有3.3米,中游堵塞成為長江“水文章”不能承受之痛。
為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國家不斷加強整治長江航道!吨笇б庖姟贩Q,中游重點實施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并提出培育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迎來發展機遇。
然而,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航道整治有個特點,就是工程初步完工后,還要經過一個洪水期和一個枯水期的運行,整個工期才算結束,最終的治理工期預計長達42個月?磥“疏堵”尚不能解決通航“近渴”,“長江經濟帶”發展仍須其他運輸方式配合。“翻壩”運輸是其他運輸方式之一,而“翻壩”又需要算一筆經濟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