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造船業或進入繁榮周期
據Clarksons統計,以CGT計算,2013年4月全球手持訂單量與2008年10月相比下降了55%,而此后手持訂單量開始增長,截止2014年4月,全球手持訂單量增長了12%至1.08億CGT(5086艘)。
全球手持訂單量增長,意味著船廠的手持訂單量增長,全球造船業進入繁榮周期。
2005年和2008年期間,全球年均新船訂單量為6560萬CGT,而2001年至2004年期間年均新船訂單量為3120萬CGT,全球手持訂單量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紀錄,為11671艘2.164億CGT 。
此后,全球手持訂單量持續下降,2013年4月下降至9650萬CGT,為2005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然而,最近幾個月全球手持訂單量持續增長。2013年新船訂單量為5330萬CGT,同比增長109%;同期新船完工量3690萬CGT,同比下降22%。
由于全球手持訂單量持續增長,船廠工作量覆蓋率自2007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2005年訂單熱潮開始,船廠工作量覆蓋率為44個月,至2008年為67個月,2013年下降至25個月,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至2014年4月,全球船廠工作量覆蓋率為35個月,三大造船大國中國、日本和韓國船廠工作量覆蓋率全部實現增長。
中國船廠工作量覆蓋率高于日本和韓國以及2013年的全球水平,2014年開始擁有38個月的工作量覆蓋率。比2013年增長了75%,顯示出中國造船業的強勁復蘇勢頭,就CGT而言,中國2013年的產量同比下降了33%。
與此同時,三大造船國中訂單總額最大的韓國,其船廠工作量覆蓋率達到1999年(2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2014年起達到32個月。比2013年增長了18%,但是船廠工作量覆蓋率比中國低17%。
此外,日本船廠工作量覆蓋率在2014年為30個月,低于中國和韓國。
日本和韓國的船廠工作量覆蓋率相對穩定,但是中國的船廠工作量覆蓋率出現了巨大的波動,2008年達到101個月的高峰值,而2013年下降至22個月。因此,經過5年的持續下降后,全球手持訂單量開始實現持續增長。
許多船廠的工作量覆蓋率開始有所增長。2014年新船完工量預計下降2.4%,為3600萬CGT。今年以來,新船訂單量仍然處于強勢,明年有多少船廠能夠實現工作量覆蓋率增長,這將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