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主席訪問希臘“刺激”中國造船業
希臘《民主報》13日頭版頭條用中文歡迎習主席。
據環球時報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抵達希臘羅德島,在前往巴西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并對拉美四國進行國事訪問途中技術經停,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和總理薩馬拉斯專程從首都前往羅德島進行接待。這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9日至21日對希臘進行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之后,中希兩國領導人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希臘再次會晤。
消息稱,從中國到拉美路途遙遠,很多情況下確實需要進行短暫的技術經停。但國家主席和總理到訪同一個國家時間只相隔了21天,這在中國領導人出訪歷史上十分罕見。希臘智庫機構歐洲與外交政策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佐戈普魯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在世界多極化的格局中,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希臘大力發展與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明智之舉,同時,中國也可以借助希臘在區內的位置,與歐盟以及北約進一步拉近關系。
以往中國國家領導人訪問拉美,也常取道歐洲進行技術經停,但選擇西班牙和葡萄牙居多。對于習近平這次經停希臘顯示出中國與希臘的“特殊關系”,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過去幾年,中國與希臘的商業關系不斷深化,特別是在航運領域。希臘在全球遠洋船隊市場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希臘開始越來越多地利用中國造船廠建造新船。希臘船東是這些造船廠的最大客戶,也是中資銀行發放造船貸款的最大借款人。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希臘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希臘行可謂“雪中送炭”,總計簽約48億美元商務大單,其中一大半都是和船舶航運相關的合作項目。
訪問希臘前夕,李克強出席在雅典舉辦的中希海洋合作論壇,并且表示希望以此為契機,擴大兩國在海運物流、船舶制造等傳統領域合作,推動在海洋科研、海洋環保等新領域開展合作。這些合作必將為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習近平此次訪問希臘時表示,雙方要密切高層交往,重點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海洋、能源、綠色經濟等領域合作。中方支持中國企業經營好比雷埃夫斯港項目,積極參與希臘鐵路技術改造,使希臘成為中歐合作的重要橋頭堡和中轉站。
國家主席和總理到訪同一個國家時間只相隔了21天,這在中國領導人出訪歷史上十分罕見。由此也充分展現出未來中國和希臘之間經貿合作的巨大前景,而作為希臘最重要的產業航運業和中國造船業以及船舶融資租賃產業之間完美的產業互補一定會為未來中國造船業的復蘇和成為全球第一的造船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