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自有超級油輪船隊“啟航”
航運業人士多有不滿意見
當年這個項目啟動時,許多航運界人士認為,中委航運的船隊或許會越做越大,從而對不景氣的航運業造成沖擊。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石油從委內瑞拉進口的重油屬于特殊油品,中石油也可能是出于專業性和安全性的考慮,建造自己的超級油輪用以運輸,這僅是個案而已。
林伯強認為,“從目前來看,2-4艘的油輪對于船運業來講談不上沖擊,雖說目前航運業狀況不好,但未來情況如何誰也不好說。而且這幾艘油輪從建造到使用也要兩三年的時間。就算中委航運想將船隊發展壯大也不是短期內的事情。”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于中石油作為貨主卻自建油輪行為的不滿。
上海一位航運業內人士就曾在網絡上表示:“這樣一搞,讓中遠中海情何以堪?不怕淡水河谷告到wto?”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的中海、中遠、長航油運的VLCC運力充足,中石油完全可以通過光租、期租或是其他的方式與國內的三家主要油輪企業合作,現在又去造新船,美其名曰國油國運??無語!”
中石油是航運業的大客戶之一,中國船東協會顯然不準備公開表達反對意見。中國船東協會一位負責人士曾經表示,“中國船東協會一直反對貨主自建船隊,但是中石油這個事,不好說什么”。按照該人士介紹,中石油自建油輪此前并未與船東協會有過溝通。
中國遠洋一位退休高管對此認為,中石油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是自行選擇,可以理解,國際上大的石油集團也有開采、冶煉和運輸等業務環節一體化發展的,但是,中石油自建運輸船隊對于沒有石油生產業務的航運企業來說市場份額肯定會受到影響。
原油將從委內瑞拉直接運到揭陽
在委內瑞拉,2006年中石油就擁有了奧里諾科重油帶的“呼寧4區塊”(Junin4)的開采權,而道達爾則在更早前在該重油帶上擁有區塊開采權;一旦聯盟形成,聯盟將可以把委國的重油直接運往中國煉廠,進行加工銷售。
為了細化聯盟的操作,中委就各環節的股權比例達成協議:2008年中委在新加坡注冊了中委航運,中石油和委國國家石油公司各占50%股權,以專責委國原油的運輸;而在呼寧4區塊,中石油占據40%股權,委國石油公司占有剩余的股權;在揭陽煉廠,中方占60%,委方占40%。
根據雙方的規劃,2015年中委重油貿易量應達到3000萬噸,2020年達到5000萬噸。而要達到這個規模,巨型油輪的建造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VLCC是目前國際油運市場上最大規模的油輪,其滿載運油量在30萬噸左右。因載油量大,單位運油成本較蘇伊士級等較小的油輪經濟許多,因此成為了中東各國石油出口的主要工具。
據了解,2010年中石油籌建時,這四艘油輪的總投資為4.56億美元,每艘船只確定的合同價為1.038億美元,項目投資的30%為合資公司股本金投入,70%由商業銀行進行融資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