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X大連,窮途末路
2015-03-31 17:01:2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去年5月STX大連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不過一年時間,在天地人均不利的綜合因素下,STX大連只能面對破產清算的結局。
去年5月,STX大連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據STX(大連)造船等6家企業的重整管理人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透露,6家企業系全球第四大造船企業韓國STX集團在華子公司,該次重整涉及的資產和債務金額高達數百億元,系中國法院近年來受理的資產金額最大的一樁重整案。
按照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給出的時間,去年6月裁定6家企業進入為期半年的破產重整程序,此后因未找到合適的重組方,6家企業破產重整被延遲三個月至今年3月5日。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原定于去年12月召開,但因重整進展被延期而至今未能召開。如今債權人等到的是企業進入破產清算的消息。
據悉在重整期間,中船重工旗下的大連船舶重工曾與STX大連進行過接觸,但中船重工認為債務太重,無法接手。大連市地稅局披露的信息顯示,STX大連項目2010年投資168億元,約為總投資額的83%。有媒體據此推算,其全部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其中有超過50%來自中資銀行貸款或擔保,因此STX大連的實際負債可能超過240億元。
投產一年即遇金融危機
2007年,由韓國STX集團控股的STX大連在大連長興島開工建廠,當時STX集團的海運業務全球排名第四,STX大連也沾光拿到不少訂單,直到2012年STX大連的手持訂單數接近90艘,當年手持訂單量全國第一的熔盛重工接到101艘。
其實2008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為STX大連的資金鏈斷裂埋下了伏筆。當時由于船舶工業市場急劇惡化,供大于求致競爭激烈,常規船舶市場價格普遍下降50%,尤其是散貨船,這正是STX大連接單量最大的船舶類型。到2010年,船東紛紛開始退訂2008、2009年下的訂單,根據曾在STX大連打工的小林介紹,因為船價大幅跳水,不少船東即便是損失定金也要堅持退單,因為重新訂船比原來訂單價格便宜很多。
2012年,STX大連的資金鏈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一方面,面臨退單潮,STX大連的營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STX大連在長興島建廠時,投入15億美元大多向金融機構借貸獲得,國際金融危機來臨時正趕上其還款高峰,此時STX大連的控股方韓國STX集團因急速擴張,經營狀況也出現了問題,負債規模達到近1400億元,負債率高達200%。
2013年3月,STX大連由于一筆過億元的銀團貸款到期無法償還,面臨資金鏈斷裂風波,發生了數千人到長興島管委會集體討薪事件。根據當時媒體披露的數據,STX大連從2012年開始就陸續有員工停工,停工期間,企業承諾給每人每月發放500元生活補貼,保險金和公積金也會正常繳納。事實上,一萬多名員工均未如數拿到補貼,企業所欠員工薪資少則四五萬元,中等的七八萬元,按至少12000名員工計算,STX大連欠下的員工薪資超過7億元。
除了員工薪資,STX大連拖欠供應商資金的情況更嚴重。據相關媒體披露,當時STX大連的場內供應商約有70家,平均每家被欠約600萬元。這還只是小頭,還有不少廠外供應商。全部相加,STX大連欠供應商的款項達到1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