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X大連,窮途末路
2015-03-31 17:01:2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最初選址并非大連
當年STX大連進駐長興島時,被作為大連市的一號招商項目受到高度重視,獲得了地方諸多“特事特辦”的政策支持。最初,韓國STX集團并未把目光鎖定在大連,而是選擇與韓國直線距離最近、韓資企業較為集中的山東省青島市,但雙方經幾輪談判并未達成一致。此時,遼寧省正在響應國家號召進行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同時提出“五點一線”的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大連市長興島作為其中一個“點”正需要外商投資發展,而韓國STX集團有在中國擴張版圖的需要,于是有了STX大連。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STX大連與遼寧省的合作意愿一拍即合,但這個招商引資項目從未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準。
據介紹,2006年,國務院發布《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15年)》(《規劃》),其中對外商投資新建造船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兑巹潯返37條明確,“新建造船(含分段)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機及曲軸外商投資生產企業,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 《規劃》還提出,“按照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和國家投資體制改革等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不得擅自擴大投資項目的管理權限,地方核準的項目須報國家發改委備案。”《規劃》要求,“未獲得國家核準或備案的造船設施建設項目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機生產項目,土地管理部門不批準建設用地,金融機構不發放貸款,證券管理部門不核準發行股票并上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辦理新建企業登記注冊手續。”
“國家鼓勵發展的是國內控股的企業,STX大連是外商獨資企業,沒有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來執行。”業內專家如是說。雖然STX大連未獲國家發改委批準,但該項目仍然在2007年舉行奠基儀式,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態。
韓方資金遇難即撤
對韓國STX集團而言,中意青島卻不能如愿入駐,想大搞一番事業卻遭遇國際金融危機,想搞獨資卻在中國政府干預下變得名不正言不順,當STX大連資金鏈斷裂問題真正浮出水面后,作為STX大連控股方的韓國STX集團便撤離STX大連。當時一位內部工作人員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爆料:“韓國STX集團將STX大連廠區內最值錢的設備搬回韓國,如價值至少千萬美元的數控機床、價值愈1億美元的船體分段以及至少2000萬美元的大型造船設備。”沒有這些核心設備,STX大連自然無法開工。當年在員工大會上,STX大連曾信誓旦旦表示將爭取成為世界第七大造船企業,并將于香港上市。但新建不過五年, STX大連從國際金融危機伊始,韓國STX 集團就瞬間成為縮頭烏龜,只顧搬離核心造船設備回國,幾乎沒有為緩解企業危機出過一份力。
STX大連大難臨頭時,還是中資銀行向其伸出援手。欠薪事件之后,以建行大連分行為牽頭行,包括中行遼寧省分行、民生銀行交通金融事業部、大連銀行、浦發大連分行、農行大連分行、大連市金州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瓦房店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招行大連勝利廣場支行和招行大連高新園區支行等10家金融機構為STX大連提供了28.5億元貸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拖欠員工和供應商費用的問題。但失去造血功能的STX大連,還是在去年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STX大連當時之所以想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有傳中船集團的大連船舶重工有接盤意向,但通過盤點資產,百億元的負債實在太沉重,大連船舶重工本身業績也并不理想,最后只能作罷。 1月份,STX大連官網貼出公告,表示管理層一直在積極籌集資金填補6家企業的社保缺口,目前已有初步成果,第三方機構已承諾出資墊付欠付員工社保個人賬戶的全部欠費,墊付資金于1月份到位。第三方機構墊付個人賬戶社保欠費后,可解決解除勞動關系員工的社保關系遷出問題。在此背景下,管理人決定依據6家企業的實際情況,依法作出裁減人員的決定。這個時間的選擇,是為了及時核算欠付員工的各項費用,摸清底數,為下一步6家企業重整和債務清償做準備。3月份,STX大連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據業內消息,STX大連目前的債務可能超過240億元。
日前,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已依法裁定終結STX大連相關6家企業的重整程序。6家企業分別是STX大連集團下屬的STX大連造船有限公司、STX大連重工有限公司、STX大連海洋重工有限公司、STX大連發動機有限公司、STX大連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和STX大連金屬有限公司。4月中旬STX大連可能進行國際招標,買賣對象除了企業的設備外還包括未完工的1艘超大型礦砂船以及1艘牲畜運輸船。
進入清算程序后,市場又傳出大連重工有意收購清算后的STX大連,但該傳聞并未得到大連船舶重工官方證實。無論如何,現在的STX大連已經是窮途末路,其官網上赫然列出的標語“擁有夢想和未來的World Best公司”現在看來,著實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