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船合并,夢想何時照進現實?
2015-04-01 16:54:45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繼“南北車”、中電投及國核合并的“精彩表現”后,“南北船”也借著合并猜想在股市火了一把。不過,隨后,隸屬中船集團(南船)的中國船舶、廣船國際和*ST鋼構以及隸屬中船重工(北船)的中國重工集體紛紛發布公告,澄清了南北船合并一事。兩船合并雖遭否認,但其淵源卻值得我們關注,其未來走向也引人遐想。
緣起
高管互換引猜想
兩船合并猜想,緣起于他們之間的高管互換。
中船重工官網顯示,3月25日下午,中船重工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宣布:按照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有關精神,中船重工設立董事會。原中船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問鳴任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原中船重工副總經理孫波任中船重工總經理;免去李長印中船重工總經理、黨組書記職務,到齡退出領導班子。
同日,中船集團也宣布:原中船重工副總經理董強任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原中船集團副總經理吳強任中船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消息在兩家公司官網掛出之后,“南北船”合并的猜想不脛而走,雙方旗下的上市公司股價聞風而動,至收盤,多家公司的股價封死在了漲停板上。
近期,央企合并呈加速趨勢,南北船的合并也多有傳言。早在今年1月,相關媒體就報道稱,“1月19日,晴空如洗、暖陽煦煦,應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組書記、董事長胡問鳴邀請,胡傳治、王榮生、潘曾錫、酆炳林、黃平濤、張廣欽等船舶工業老領導到集團總部與中船集團現任領導班子坦誠長談、共話發展。”
“有的老領導還直接建議將船舶工業兩大集團進行合并,他們認為,船舶工業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將兩大集團分割開來,導致兩大集團多年來均存在發展的短板,會致使中國船舶工業的產品建造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胡傳治、王榮生都曾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不過隨后,“南北船”旗下的上市公司小伙伴們紛紛發布澄清公告:“截至目前,本公司控股股東和本公司均未得到來自于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并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均未向任何部門表示過此類意向,均未與對方集團及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就此類問題進行過任何的商談或意思表示,目前也沒有此類意向。本公司目前也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影響
讓股價“飛”起來
兩船高管調整的消息公布后,關于“南北船”將合并的傳聞開始在坊間流傳,受這則消息的刺激,兩家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股票紛紛高調上漲。
3月26日開盤,兩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股價飆漲,大多漲停。其中,中國船舶、廣船國際、中國重工分別在一開盤就趨于漲停,并最終以46.46元、45.42元、10.44元的價格報收于漲停板;*ST鋼構、風帆股份也分別大漲4.97%、8.67%,報收價格分別為14.35元、20.69元。
受益者中,中國重工的控股股東中船重工無疑是個大贏家。據公告,3月27日,中國重工收到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通知,中船重工及其實際控制的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船集團”)和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渤船集團”)進行了減持,自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3月27日,中船重工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競價交易系統已累計減持中國重工約9.18億股,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
查閱走勢,去年12月26日起,中國重工股價一直在9元每股上下徘徊,直到最近因“南北船”合并傳聞突破10元,一度迫近11元。若以9元每股保守計算,中國重工控股股東此番套現所得也在83億元以上。
在權益變動書里,中船重工及大船集團、渤船集團均表示,減持是為了籌集發展資金,并且在未來12個月內不排除繼續減持。
本次減持后,中船重工及其實際控制的企業仍合計持有96.76億股中國重工,占總股本的5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