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船舶海工篇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日前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系列解讀,文章稱,船舶工業是為水上交通、海洋資源開發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和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礎和重要支撐。為此,《中國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明確了今后10年的發展重點和目標,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認識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的重要意義
海洋工程裝備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高技術船舶具有技術復雜度高、價值量高的特點,是推動我國造船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處于海洋裝備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是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我國世界造船強國建設步伐的必然要求,對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加快海洋開發、保障戰略運輸安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增加勞動力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國是一個負陸面海、陸海兼備的大國,提高海洋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能力,事關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大局。海洋與陸地的一個根本區別是海上的一切活動必須依托相應的裝備,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都是伴隨著包括造船技術、海洋工程技術在內的裝備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深化的。經略海洋,必須裝備先行。特別是我國海洋強國建設進程向前推進,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已經對傳統海洋強國形成挑戰,西方強國在一些核心技術和裝備上對我封鎖。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建立自主可控的裝備體系,必須掌握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的自主研制能力。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南海開發進程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海上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空間開發等相關裝備的需求將更為急迫,也對我國高端海洋裝備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必然要求
經過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國,具備了較強國際競爭力。未來10-20年我國船舶工業將進入全面做強的新階段。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核心任務是全面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所謂全面轉型,就是產業發展動力的全面轉型,由依靠物質要素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以產品創新,制造技術創新等支撐產業發展;所謂結構升級,主要是技術結構升級和產品結構升級。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是船舶工業全面轉型、結構升級,從而實現全面做強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逐步引領未來國際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將有力地帶動我國船舶工業技術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的整體躍升。
(三)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逐步放緩,發展方式開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發展動力轉向新增長點。發展高端制造業,正是中國制造業適應經濟新常態,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船舶工業作為我國最早進入國際市場,并且已經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具備在我國建設世界制造強國的進程中率先突破的基礎和條件。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的快速發展,必然成為帶動整個制造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