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泰“克拉運河”好事為何多磨?
2015-05-27 17:03:18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開鑿克拉運河在阻力中前行
據報道,5月18日又曝出,由柳工、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開始運作。
據分析,中泰開鑿克拉運河,必然遭到兩個國家的反對。
首先是新加坡。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就是靠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發展本國經濟。從建國到現在,新加坡已發展成為僅次于倫敦和紐約的世界第三石油貿易中心。然而,克拉運河如果成功開鑿,將減少新加坡70%的貨源,進而切斷新加坡的大部分財路。
其次是美國。美國目前聯合新加坡控制馬六甲海峽,扼制和威懾不喜歡的國家(顯然包括中國在內)。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國已經取得了新加坡海、空軍基地的部分使用權,并援建馬六甲沿岸的一些軍事設施。如果克拉運河開通,美國在馬六甲海峽的威懾作用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目前,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入國,國內石油消費的65%以上必須依靠進口,其中三分之二的石油從中東和非洲進口。而運輸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石油的船支,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因此,政府決策層在制定的中國石油戰略時,就不能不考慮規避馬六甲海峽現實及可能出現的風險。
試想,中國的石油海上航線全部暴露在美國海軍面前。在美國“重返亞太”政策下,美國和新加坡有密切的軍事合作,一旦中美發生沖突,中國的石油海上航線必經的馬六甲海峽遭美方封鎖,這等于掐斷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如果開通克拉運河,使其成為不被美國海軍控制的運河,中國海上航線得到確切保護。
再說,建成后的克拉運河,將由中國和泰國共同管理。為保障克拉運河的航行安全,中國可以像美國在巴拿馬運河駐軍那樣,駐扎一定的軍人,一方面,可以作為中國海軍的前進基地,為進出印度洋鋪平道路;另一方面,由于有克拉運河的存在,中國留足印度洋就找到了由頭。印度洋已經是“世界的中心”之一,它的地緣政治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加上波斯灣的石油,連接亞洲、歐洲及非洲的主要航道,印度洋將變成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國相互爭奪的海域。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會發現,開鑿泰國克拉運河對中國是多么的重要。中國現已是坐二望一的大國,這種情況下的大國戰略——必然要圍繞中國石油進口的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展開戰略布局。中國對克拉運河的熱衷,并聯手泰國進行開鑿,就是為了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嚴重依賴。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一直擔心中國控制未來的海上要道,對美國經濟造成不良后果。最不能讓他們看到的是,中國在開鑿尼加拉瓜運河,構成對美國后院安全威脅的同時,中國又聯手泰國開鑿克拉運河。所以,美國下一步將會在中泰開鑿克拉運河問題上從中作梗,就像美國干擾中國開鑿尼加拉瓜運河,這讓中國不得不防。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不斷推進,克拉運河計劃有望成為現實,將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未來的克拉運河將取代馬六甲海峽,并超越巴拿馬運河,成為亞非澳50億人口經濟圈的國際樞紐。
相關鏈接:
克拉運河的地緣戰略意義
第一,泰國、緬甸和越南、柬埔寨都因運河開通而受益;開挖克拉運河有助于中國密切與這些國家的合作與往來。有助于中國加強與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的經貿聯系,特別是有助于為泰國民眾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促進國內其他行業的發展,為泰國帶來可觀的通行費收入。使泰國因此成為亞洲新的海運樞紐,從而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直接提升泰國在亞洲的經濟地位與戰略地位。泰國將因克拉運河的修建而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開挖克拉運河使中國實現運輸線路多元化戰略目標,從而能有效保障中國能源運輸安全機制。
第三,東盟其他國家、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貿易體直接得益于克拉運河,強化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馬六甲海峽已經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的瓶頸之一。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直接為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大量的航運成本與時間成本。
第四,開挖克拉運河將降低美國控制馬六甲海峽而造成對中國戰略扼制的危險,減少東盟部分國家與中國關系微妙及其變化對中國產生的壓力。同時,可以有效破解多年的馬六甲威脅,減少和控制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提高航道利用率,保障航運安全性。
第五,新加坡由于扼守馬六甲海峽這種獨特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而成為世界第一大港,也成為全球大宗貨物的交易地。開挖克拉運河,有助于中國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依存度,同時,也將使新加坡失去美國控制中、日、朝、韓甚至港、澳、臺的戰略地位。更為重要的是,開挖克拉運河有助于中國破解馬六甲安全困局。
第六,開挖克拉運河,有助于提高上海在亞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航運地位,可進一步推動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同時,惠及江、浙地區,帶動金融、貿易、倉儲、商業、服務業等產業升級換代與可持續發展。
克拉運河如果開啟建設,將是國際上第一個多國合作建設的大工程?死\河工程建設將開啟一個國際合作新時代,多國攜手合作可以創造互利多贏的局面。
但是,在克拉運河建設進程中,中國也必須處理好可能帶來諸多敏感的國際問題,避免中國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因修建運河而遭致損害的雙邊關系,化“危”為“機”,以此為機遇,積極主動地進一步促進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