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之星”1分鐘翻沉的邏輯推理
“東方之星”號客船在1、2分鐘之內傾覆倒扣在水中,突如其來的沉船事故讓大家紛紛質疑!
當獲救的船長和輪機長說事發時間只有不到1分鐘不到2分鐘時,估計很少有人相信,因為誰會相信一個被疑“棄船”的船長;當專家說一兩分鐘之內翻覆完全有可能時,很多人還是將信將疑,因為現在的專家太多,都成人見人砸的“磚家”了,當越來越多的獲救人員事后所描述的情況都紛紛指向“1分鐘”的時候,1分鐘的說法開始慢慢被人接受。
1分鐘很重要,因為它意味著事件的嚴重性遠超我們的想象;1分鐘很重要,因為對沉船事件的主因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的判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析基礎;1分鐘很重要,還因為對船長是否“棄船”的定罪成為非常關鍵的因素。
因此如何知道事件過程只有1分鐘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目前沒有拿到技術數據的時候,我們嘗試通過獲救人員事后接受媒體采訪時的描述、專家(注:是海事救援專家,不是所謂船舶行業專家)的觀點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件進行分析,發現從邏輯上確實可以得出1分鐘的可能性,當然這只是一種推理,信不信由你!
1、“東方之星”獲救人員的描述
張順文(船長)、楊忠權(輪機長)
據獲救船長和輪機長分別反映,當時突遇龍卷風,船舶左舷受風,船體向右舷急劇傾斜,在1分鐘內向右傾覆。
張順文:當時的風在3-4級左右,從南邊往北邊吹。他想走背風,往北偏行,想用速度抵住風,但風突然劇增,船身失去了控制,左滿舵也抵不住風。楊忠權:從甲板巡視回來就一兩分鐘,水就涌進了機艙,照明一下就沒了時,感覺船已翻了。
張輝(隨團旅行社工作人員)
事發前,43歲的隨團旅行社工作人員張輝正在計劃次日行程。大約是21點20分,不少房間進水的游客忙著把打濕的被子和電視機搬到大廳,張輝也從二樓右側的辦公室走回左側的臥室。這時,他發現船傾斜了:“傾斜度很大,有45度。一些小的瓶子開始滾落,我撿起來,它們又滾落了。”
他覺得不對,跟同事說:“好像碰上大麻煩了。”語畢,船翻了。“只用了半分鐘到一分鐘。”
他們倆人各抓起一件救生衣,抓住一切可以抓的東西向上爬,等到爬出窗戶,水已到脖子了。
吳建強(天津籍游客)
“事發時,我和57歲的老伴住在位于‘東方之星’四樓的一等艙。”當時9點多,江面風大雨大,雨水飄進船內,有服務員提示游客及時關窗。吳建強和老伴正準備睡覺時,游船突然傾斜,水涌進艙內。吳建強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到靠窗的位置,老伴在一米開外。他抓住老伴的手,可是拉不動,老伴被床死死卡住,老伴還說:“你先松手,把床拖動一下。”說話間,水已從小腿灌至胸口。吳建強回頭,瞅見窗戶,用力一拉,自己突然被水卷了出去。
這時吳建強發現頭頂被船板擋住,從小習水的他順著水面冒泡泡的位置,浮上水面。“船并非搖晃著慢慢傾斜,整個過程十分迅速,前前后后大概一分鐘。”吳建強想起來,仍有些后怕。
小賣部員工
6月2日凌晨救出的7人中,其中一名獲救者身份為船上小賣部員工;該船員獲救后說:“當時看到下雨后其出艙想收衣服,突然感到船發生側傾,他連忙搶了一件救生衣,隨后船下沉,其跟著落水。”(推測:根據描述估計整個流程時間估計不會超過2分鐘)
小陳(加油工)
“東方之星”客船,是小陳工作的地方。事故發生時,他正在船艙的最底部給船用柴油機灌柴油,在灌柴油的過程中,船就傾覆了。(推測:根據描述整個流程時間估計更短,小陳在黑暗中被困了近20個小時后獲救)
謝勇(幸存游客)
謝勇對記者說,服務員走后沒多久,玻璃發出碎裂的響聲,鋁合金窗框刺耳的聲音夾雜著床、衣柜倒地后摩擦的沉悶聲音,十分“恐怖”。謝勇看到桌子上自己的杯子傾斜了,就過去扶正。過去也就不到3秒鐘,可杯子怎么也擺不正。就從這一刻起,天旋地轉,謝勇連看一眼自己的老伴都來不及,就被吞噬在滔天巨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