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引領我國船企“走出去”
2015-08-12 16:56:44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希臘方面,該國以世界航運大國享譽全球,其海運業是該國重要的經濟支柱。希臘航運公司擁有4000多艘商船,占有世界商船總噸位的16%.2014年,全球有56個國家的航運公司訂造了總價約963億美元的新船(包含海洋裝置),其中希臘船東訂單總額為114億美元。多年來,中國造船業與希臘海運業有著密切的合作。“一帶一路”戰略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到希臘,經巴爾干半島進入歐洲的腹地,比經過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縮短7-10天的距離,是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的重要紐帶。希臘在中國與歐亞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的戰略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船舶企業可與希臘船東合作在歐洲或全球建立船舶售后跟蹤服務、信息傳遞、船舶維修、零備件供應等網絡,增強自身的服務能力。我國船舶設計機構、建造企業等可與希臘建立定期交流的機制,促進雙方在國際新標準、新規范要求下開發新的船型,為增強國際競爭力奠定基礎。
泰國方面,其國有的進出口銀行提供優惠貸款,鼓勵航運公司和船廠選擇在國內建造新船,而不再從國外進口二手船。泰國已得到了日本政府向其提供油船圖紙和建造技術的支持。我國船企在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等船型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可考慮在泰國發展建造中小船舶業務。
南亞經濟走廊方面,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建設關聯緊密,從國家層面將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我國船舶工業已在該地區具有了很好的合作關系,為后續深度合作打下了基礎。“一帶一路”將為我國與該地區國家的合作造船、港口建設和管理等開辟新的發展平臺。
俄羅斯方面,該國政府要求國內相關部門給予俄羅斯船舶工業以更大的支持和發展機會,要求船舶工業為俄羅斯航運業、捕魚業和國防裝備提供更有效、更安全、更先進的船舶。但由于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封鎖,造成盧布貶值和石油天然氣出口受挫,極大地影響了俄羅斯經濟的復蘇和發展。而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對困境中的俄羅斯發展經濟無疑是雪中送炭。而我國船舶工業與俄羅斯有著多年的友好合作基礎,與俄羅斯船舶工業有很大程度的互補性。我國在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的建造優勢正是俄羅斯所迫切需要的。特別是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該國航運和船舶工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我國船舶企業有明顯的地域優勢可以利用。
土耳其方面,該國造船工業規模較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實力。然而,受到本國制造業基礎的限制,建造船型比較單調、造船能力相對有限,船舶配套設備尚未能在當地得到供應等,也為我國船舶行業的市場拓展提供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