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15年全球航運業三大變化
對于全球航運業來說,2015年注定將發生不少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北歐、波羅的海和北美排放控制區(ECA)實行的排放新規,在這些地區航行的船舶必須采用含硫量不超過0.1%的燃油,這一變化將對船東和航運公司帶來一些操作上的問題。而在新規實施的地方,目前在加利福尼亞調控已經到位,而在北歐和波羅的海,為保證市場公平競爭,這一新規的實施更是獲得了高度關注。
第二個變化是在監管方面,壓載水管理公約將在未來一年里獲批后生效,同時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關水康司也將提高客渡船運營安全列入接下來一年的議程。
第三個變化是在燃料方面,進入2015年的意外事件就是原油價格跌至每桶53美元,這對于所有船東來說無疑是一項好消息。
在油船市場,油價下跌更是促進了積極影響。在2014年末,VLCC的日租價達到100000美元,達到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平均日租價。而隨著2015年油價持續下跌,油運需求不斷增長,對油船船東帶來雙重驚喜。
而集運市場受油價下跌影響,預計運輸需求將進一步上升,但油價下跌同樣會造成促使航運公司提速航行,因此市場運價是否會同樣上漲仍有待觀察。
在2015年里,集運市場上最為顯著的兩大因素,一是超大型集裝箱船,二是大型集運公司聯盟。集裝箱船尺寸正在不斷擴大,其中地中海航運旗下19224TEU的“MSC Oscar”號集裝箱船則在2014年末奪得世界最大集裝箱船的稱號。不過,隨著阿拉伯輪船在現代重工所訂造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未來交付,這一頭銜預計將會被新船所接任。
而在集運聯盟中,2015年2M聯盟和Oceans3聯盟正式進入集運市場,與CKYHE聯盟和G6聯盟共同瓜分東西集運航線的主要貿易。而這一變化是會促進集運市場改善,還是會對集運運價造成進一步侵蝕,也將成為業界備受關注的焦點。
而在傳統商船市場中,散貨船市場期望中的2014下半年反彈基本沒有出現,這使得BDI指數在2014年的收官于12月24日僅達到782點,保持收支平衡。受運力過剩的持續影響,Scorpio Bulkers在12月中旬將旗下6艘好望角型散貨船新船訂單更改為LR2型成品油船。
不過,油價下跌也會為一些船型市場帶來下行影響,比如近幾年如火如荼的近海海工市場。油價下跌使得石油公司將承擔不少壓力,特別是邊際油田的開發。近日,北海石油產業已出現崩潰和失業浪潮的危機,同時美國Excelerate能源公司也計劃擱置德克薩斯州拉瓦卡灣的浮式LNG出口計劃。
此外,近年來船東將投資重點放在海工市場也對造船業造成了一定影響,近期造船市場上傳統商船的訂單量下滑同樣體現了這一影響。在接下來的一年里,中國造船業預計將會繼續進行調整。較為意外的是,日本船廠在過去的一年里發展迅速,但該國船廠所依賴的環保型散貨船受市場下行影響,接單量預計也將有所受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