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基金從航運業大舉撤資?
據路透社報道,由于全球航運正在陷入30年以來的最嚴重衰退,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正在大規模地解除在航運業上的押注,這一現象將加快航運產業結構調整。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在全球航運業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但隨著中國需求減弱,市場運力過剩壓低運價,造成大量的船舶仍處于閑置狀態,甚至有部分企業不得不申請破產。盡管有至少5家私募股權所資助的航運企業尋求上市,但這些公司能夠獲得盈利仍不明朗。
盡管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內的并購項目將推動航運業這一全球最為分散的行業之一變得更加鞏固。但根據克拉克森數據,目前全球70%的船東所擁有的船舶數量低于51艘船。
而Alterna Capital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Jim Furnivall則指出,投資散貨船的私募公司可能將無法保底,而投資集裝箱船的私募公司可能將大失所望。這家總部位于紐約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表示,目前該公司在成品油船市場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但收入并非非常豐厚。
據海事基金管理公司Tufton Oceanic估計,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以來,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共在航運業投資了320億美元,相當于全球商船船隊(包括新船訂單)總資產價值的22%。
而投行Jefferies的海運投行業務執行董事Harold Malone則指出,2015和2016年私募股權的退出可能加速,此前似乎有若干“失誤的”投資。不過他表示,由于去年船舶租金反彈,對原油船的投資收益可能好轉。
其中,Apollo國際管理公司旗下的Principal Maritime Tankers正在尋求1億美元融資,而York資本管理公司旗下的集裝箱船運營商Costamare Partners也在尋求1億美元的船舶融資。此外,由澳大利亞Champ私募股權和香港Headland資本伙伴公司共有的新加坡Miclyn Express Offshore也在尋求在未來3年里首次公開募股。而另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ICON資本公司,則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讓旗下一家航運基金公司上市。據金融業界人士稱,紐約、奧斯陸和新加坡可能將成為備選上市地點。
全球航運業所面臨的壓力,從中國威蘭德遠洋控股WLOL.PK于2月12日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即可見一斑。這是本月第三宗知名散運業者破產案件。
海事諮詢顧問機構Day and Partners總裁Randee Day表示,私募股權業者正大力推動支持業界合并或并購案,以整合(船隊)或者以掛牌上市的方式出清他們的倉位。他補充說,許多投資人將認賠賣出。
最近的并購案包括Excel Maritime Carriers將34艘船的船隊出售給Star Bulk Carriers。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是這兩家公司的主要股東。
而擁有VLCC的DHT Holdings在去年9月也并購了新加坡油船公司Samco Shipholding。DHT Holdings的主要大股東也是私募股權基金。
船東在過去掀起的大規模訂船潮,部分原因也歸結于私募股權融資。自2008年以來,船東已訂造了大量的油船、集裝箱船和散貨船。而去年業界所期待的散貨船市場大規模復蘇最終也未能實現,因全球經濟不明朗,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散貨船市場,其經濟增長放緩。這使得航運業和船舶價格承受更大的壓力。
目前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已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而根據Banchero Costa的船舶分析師Ralph Leszczynski稱,新造油船獲散貨船的資產價值相比10年前也下跌了10%。此外,5年船齡的二手船資產價值下跌了約35%,而油船和散貨船的平均日租價相比2010年水平同樣有所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