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巨頭分析行業前景
日前,多家船東表示,全球航運市場前景已經有明朗的樂觀趨勢,但是運力過剩的根本性問題仍然為航運業投下陰影。
BW集團董事長Andreas Sohmen-Pao表示,目前原油價格已經下降至意想不到的每桶50-60美元水平,成為原油船運輸市場一個明確的恩人,然而,最近急功近利的船東訂造了更多的原油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盡管目前原油船的市場運價已經恢復至盈利的水平,然而訂造“太多的船”將會導致運力過剩重演,問題似乎永遠難以解決。
新加坡的太平船務(PIL)董事總經理Teo Siong Seng表示,現在最大的挑戰仍然是巨量的新造船,在過去幾年中,由于“富有想象力的融資”,一些不應該出現的新船訂單仍舊在繼續。他希望訂造這些新船的船東多一點責任心。
集裝箱航運市場仍舊徘徊在預期運力供應超過市場需求的邊緣,其中,更大級別的集裝箱船將影響多亞歐貿易航線,其中大部分港口沒有合適的基礎設施,以容納這些超大型集裝箱船。
馬士基集團執行董事、馬士基鉆井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laus V Hemmingsen指出,短期運力供需失衡難阻長期樂觀,經營者訂造更多更大的集裝箱船以降低運營成本,確保長期效益,為世界貿易提供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集裝箱船船東訂造規模越來越大的超過10000TEU集裝箱船,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燃油效率。
Precious Shipping的董事總經理Khalid Hashim指出,干散貨航運市場一直受困于低運價困擾,但是散貨船船東可以期待更長遠的積極的需求。
“為了世界經濟的回暖,我希望石油價格保持低位。”Hashim解釋,商品價格、石油價格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降%,油價觸底以及較高的進出口貿易是散貨船航運市場的好兆頭。
Hashim評論,散貨船船東為了生存,未來幾年里需要報廢老齡船舶,剝離非核心資產,確保多元化融資渠道,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還要提高運營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