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名單”船廠冷暖自知
2015-05-20 17:11:46
來源:tradewinds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去年還曾入圍“白名單”的三家船廠如今情勢可危,繼續成為業界的關注焦點。
近日,Precious Shipping與Universal Maritime雙雙傳出在舜天撤單的消息,給本就跌入泥潭的江蘇舜天船舶(Sainty Marine)及其收購對象—南通明德“雪上加霜”。
消息曝出的同時,舜天內部也正一團“亂象”,發生一系列貸款違約、銀行賬戶被凍結以及創始人離職的事件。
同時,另一家入圍“白名單”的浙江正和造船剛于近期宣布重組消息。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重整細節,以及如何影響John Fredriksen旗下Seatankers在那里訂造的4艘卡薩姆型船。
代表兄弟公司處理這一項目的Frontline董事Jens Martin Jensen表示,“現在談論此事仍為時過早。”
上周,舜天的危機進一步升級,它發布公告稱公司逾期銀行融資額已累計達到3.6億人民幣(約合4830萬美元),并引發包括南京銀行、江蘇銀行、招商銀行以及中國進出口銀行等融資行采取相應行動。
另據中國當地的行業消息,舜天的3名股東還因船廠違約一事,遭南京中級人民法院凍結賬戶。
就在不久前,泰國船東Precious Shipping以未能滿足節能規格為由,拒收2艘舜天建造的6.4萬噸級ultramax型散貨船,同時還在緊密關聯的明德船廠撤掉2艘船的建造合約。
對此,舜天官員威脅稱將會訴諸仲裁。
此外,該船廠還與荷蘭船東Universal Maritime達成協議,取消4艘于去年訂造,但迄今尚未開工的2350標箱集裝箱船訂單。另有一些靈便型散貨船也被希臘買家“放棄”。
經一系列投資問題的爆發,最終導致船廠的兩名創始人—王軍民和李玖雙雙離職,他們原是舜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但今年早些時候,他們已被降級到總經理與副總經理的位置。
兩周前,舜天公告稱王軍民和李玖均因“個人原因”辭職。
但就在前一天,該公司剛曝出因無法按期承兌商業承兌匯票,而導致明德船廠出現融資違約的消息。后者是舜天的重組與收購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系列違約、賬戶凍結與人員離職事件,多被歸咎于舜天所做的三個頗具爭議的商業決定。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去年對破產船廠明德的收購決議,以及為在那里打造的船提供資金。但另兩個具有投機性質的舉措則“殺傷力”更大:其一是投資房地產市場,另外就是自己投資自己造船的計劃。
但舜天有官員稱,近期一些媒體的相關報道誤讀了它們呈交給深交所的官方公告,但至于什么地方產生誤解,他們也未細說。
與舜天類似,浙江正和也曾通過在內部投資建船的“自產自營”模式謀求生存。但如今,這家船廠已宣告進入重整程序。
今年早些時候,曾有消息稱該船廠獲得神秘投資者“援手”注資。不過最新公告顯示,它3月份就已向舟山市定海區人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請。
上周一,正和透露它的重整申請已獲法院批準,接下來將逐步恢復生產,在3-5個月內提出完整的重組方案。
新造船數據庫顯示,除Seatankers的4艘卡薩姆型散貨船外,正和還握有為融資租賃公司或特殊目的公司承建的ultramax船訂單。
浙江正和隸屬于同樣遭遇瓶頸的青島正和航運旗下,但船廠官員此前就曾表示,他們的財務困境與母公司無關。
截至發稿時,由于浙江正和登記的電話被轉接到傳真機,《貿易風》尚未聯系到這家公司了解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