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媒:中國造船業增長停滯
中國造船業增長停滯,韓國造船業整體低迷,日本造船業卻表現不俗。
韓國媒體日前報道稱,截至去年,中國造船業獲得的新船訂單連續3年超過韓國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現在中國造船業卻陷入增長停滯的局面。今年以來,相繼有多家船企申請破產重整,接獲的訂單數量也迅速下降。
報道稱,中國造船業增長停滯的主要原因是散貨船訂單減少以及日元匯率下跌。受近期船運費價格下跌的影響,全球散貨船訂單量降至過去20年最低水平。
受日元匯率下跌的影響,日本造船業也在搶造船訂單,這讓中國船企感到了更大的壓力。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中國和日本占全球散貨船建造份額50%以上,日元匯率下跌給中國造船廠造成了巨大威脅。今后10年間,中國造船業很難再次在全球獲得最多的造船訂單。”
此外,中國造船企業還遇到了交付延遲、船舶質量問題以及人工費用上升的困擾。
中國船企業績低迷,但韓國和日本造船業卻表現不俗。日本造船業2010年獲得的新船訂單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但是在今年有望超過中國位居全球第二,而這也將是2006年以來首次超過中國。
面對今年全球商船訂單減少60%以上的情況,韓國船企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訂單量同比增長15%。同期中國船企所獲訂單量減少近80%,日本船企所獲訂單量減少50%。
數據顯示,韓國船企近期所獲訂單很多都是油輪和超大型集裝箱船,散貨船訂單減少對韓國的影響較小。Hana大投證券的研究員表示:“韓國船企今年新船訂單量將位居第一。”
韓國造船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能夠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主要是因為其綜合實力高于其他國家。然而,在國際船舶市場進入深度調整的大環境下,加上中國、日本等國船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韓國船企的這種優勢地位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整個行業目前不容樂觀。韓國造船界人士認為,雖然目前韓國造船業在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占據優勢地位,但這種情況能夠維持多久還很難說。
韓國造船業整體低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船訂單量大幅下降,海工訂單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二是經營業績嚴重下滑,主要船企營業利潤大幅下降,中小船企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
面對嚴峻的行業形勢,韓國船企首先開展了“自救”。尤其是今年年初以來,韓國主要船企加大了超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油船和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接單力度?死怂晒镜慕y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韓國船企承接的新船訂單平均價格為8941萬美元/艘,高于其他國家船企。
在“自救”的同時,韓國船企還積極向政府尋求幫助。據韓國媒體報道,在政府的指導下,該國一些面臨流動性危機的中小船企有望從金融機構獲得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