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商船遭“生死劫”
2016-02-24 17:11:46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現代商船1月份迫于生計出售散貨資本之后,有業內人士就指出該動作僅僅是序曲的開始。2月份的頭一天,一封來自現代商船的郵件,猶如一顆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悄無聲息地躺在了相關企業負責人的郵箱里。郵件的大意是:如若船東不考慮“顯著降低”定期租船合同的相關費用,那么現代商船就會毅然決然地走上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條路。無疑,這封郵件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記者也將循著這條線索,為讀者們理清脈絡……
一封發于韓國的郵件
時間戳:2016年2月1日
署 名:現代商船首席執行官李樸勛
收件人:各大船東及船運經紀人
原文摘錄:……我想各位已經很清楚狀況的嚴重程度已經超出預想,目前已經沒有可能通過單純的財政手段來解決日益高企的負債問題。如果定期租船合約的金額不能得到顯著降低的話,公司將沒有活路可找……我們構想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在權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達成的重組計劃誕生。公司的每一位股東都會為了挽狂瀾于既倒而付出各自應該承擔的“公平奉獻”.
顯而易見,現代商船這封相對模棱兩可的郵件暗含深意,其中不難嗅到現代商船正積極謀劃一次“減負”的操作。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減負”不外兩個途徑,一是直接調整合同規定的租金,追溯未付的租金,減輕負債規模;二是實行類似“債轉股”的做法,將積累的租金轉成“新公司”的股份。而從當前市場流傳現代商船大股東們正醞釀減持公司股份的消息判斷,后者似乎是公司方面更愿意選擇的路徑。這樣做的最大的優點是“徹底”解決前期存在的債務,而減免部分租金的方法仍然會保留大部分債務。
轉過臉來看那些貸方和船東們,似乎他們除了接受現代商船的要約外別無他法,照此看來如今反倒是他們成了“魚肉”,在現代商船以“破產保護”為“刀俎”的迅捷行動前大敗虧輸?墒聦嵳娴臅沁@樣嗎?
一段對于局勢的思考
在全面出售散貨業務之后,根據最新的Alphaliner的相關統計,現代商船運營的集裝箱船隊規模為船只55艘,運力為393665TEU,其中33艘、計228585TEU為租賃所得。
由此可見,現代商船的船只租賃規模達到了60%,如果真的如其所愿,各大船東大發慈悲地承諾接受“債轉股”條款,節省下來的財務開支的確是不容小覷的。我們不妨在這里設想一個“雙贏”的美好局面:現代商船得到了船東們的協助,險渡難關,雖然心有余悸但一如既往地揚帆遠航;而“新大股東”們一個個紅光滿面地彈冠相慶,樂呵呵地談論著對現代商船的抄底是物有所值……
現實總是無情地把黃粱美夢擊得個支離破碎。2016年第5期《現代商船出售散貨資產求生》(《求生》)中一文指出,現代商船目前的負債率達到了令人咋舌的980%,而4月底前需繳還高達1200億韓元的公共債務。另據該文分析,散貨業務是現代商船所剩無幾的“蛋雞”,如今殺雞取卵乃是被逼無奈之舉。更令問題雪上加霜的是,在現代商船的這封郵件被披露之后,有分析機構將此事件列為“密切關注”的“亮紅燈事件”.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真的有企業“有幸”加入現代商船“新股東”的行列,是“乘風破浪會有時”的可能性更大,還是共同體會一番“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豪邁刺激?下面不妨來看看船東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