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遠太平洋布局全球樞紐港體系
2016-04-06 17:27:45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新加坡碼頭項目是中遠太平洋第一個海外項目,也是整合之后中遠太平洋第一個海外項目。這只是開始,中遠太平洋的“國際化”藍圖已經繪就。
3月2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整合之后的碼頭業務平臺中遠太平洋(01199.HK)與PSA國際港務集團全資子公司新加坡港務集團通過下屬合資企業中遠-新港碼頭有限公司(CPT)在上海簽署有關共同投資新加坡大型集裝箱碼頭的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CPT將目前在新加坡巴西班讓港區經營的兩個舊泊位,置換成該港區三、四期碼頭的3~4個新泊位,其中兩個泊位將從2017年開始運作,在業務量達到相應標準后,分階段投入后續泊位。每個泊位長400米,前沿水深-18米,配置最新型橋吊及自動軌道式龍門吊,可靠泊1.8萬TEU以上型船,最高年處理能力100萬TEU.據悉,新泊位租約至2040年。
CPT由中遠太平洋與新加坡港務集團于2003年10月25日在新加坡合資成立,共經營兩個泊位,第一個泊位于2003年11月1日開始運作,第二個泊位于2008年1月投入運作。兩個泊位岸線總長720米,年總吞吐能力為130萬TEU.這也是中遠太平洋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個碼頭項目。
樞紐港:積極尋找與全球布局
對于此次合作協議,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俞曾港如此評價:“新加坡港作為著名的國際干線樞紐,也是東南亞的航運中心,起著溝通亞、歐、非和大洋洲海上交通的重要作用。但CPT原有的兩個泊位無論從岸線長度還是設備先進程度上都已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及時升級改造。”
俞曾港進一步指出,重組之后成立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船隊規模迅速擴大,全球航線網絡化布局迫在眉睫,同時船舶大型化趨勢日益顯著,大船化優勢需高效的樞紐港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因此,中遠太平洋必須在全球積極布局樞紐港。”
對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而言,碼頭產業將作為核心產業之一,接下來將陸續拓展對外碼頭項目。俞曾港表示“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對能夠起到樞紐港作用的港口,我們將會積極拓展相關項目。”
對樞紐港的選擇,中遠太平洋目前已有初步布局。俞曾港表示:“在東南亞區域,將以新加坡港作為樞紐港,此次合作協議也正說明這點。在地中海東部區域,將以比雷埃夫斯港作為樞紐港來打造。比雷埃夫斯港處亞洲到地中海必經之地,大船到港后,可中轉至意大利、土耳其等國家。”下一步,中遠太平洋將考慮在地中海西部、歐洲等區域布局樞紐港。俞曾港強調:“作為長期戰略,樞紐港的布局不是一蹴而就,我們還在積極尋找中,在亞洲、歐洲、地中海東部、地中海西部等區域都須有樞紐港布局。”
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將以“一帶一路”為主線,重點布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興市場和戰略要地,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不斷提升海外碼頭產業的集群競爭力,充分挖掘和發揮碼頭業務的新引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