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銀行攜手船企闖難關
2016-04-11 17:15:14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細化授信服務 緩解船企融資成本壓力
為提升融資方式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去年以來,舟山銀行業上下聯動細化授信政策,不但穩定了船企融資,還緩解了船企融資成本壓力。
不墨守成規,強化精準服務意識,將船舶企業“按戶授信”政策調整細化為“按船或按訂單”授信。
“感謝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授信不采取‘一刀切’,而是根據船企接單情況給予彈性授信,使那些像我們那樣具備接單能力的企業,能在整個行業并不景氣的情況下渡過難關。”去年造船業務比較穩定的舟山揚帆集團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該集團正是在浙商銀行3.2億元專項信貸的支持下,為如期履行意大利Grimaldi跨國集團物流專用船舶建造合同創造條件,促成船舶順利交付。
信托計劃精準對接造船項目是中行舟山分行的拿手好戲,具體辦法是,銀行機構通過發行非標理財計劃對接集合信托的方式為船舶企業特定造船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去年,該行通過上述方式為浙江東海岸造船等企業籌集10億元造船資金。
根據舟山船舶業發展實際,該行還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推出出口船舶買方違約信保融資產品,緩解造船企業融資難。辦理出口船舶買方違約信保融資業務共計5.85億美元,全市包括歐華、揚帆、增洲、中船重工、金海重工等眾多船廠受益。
2015年,該行還推出“中銀易鏈”供應鏈融資產品,通過對核心企業上游客戶授信,為舟山船企拓展融資渠道,首批已為6家舟山船企發放了1615萬元資金。
由于船舶行業預造船付款比例低、尾款結算周期延長,船舶建造平均周期2-3年,普遍長于銀行提供的1年以內的傳統流動資金貸款、保函等,融資期限與造船期限不匹配。
為此舟山當地銀行業逐步將船舶企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轉換為2-3年期的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將6個月以內的普通保函升級為期限為2年左右的出口特險保函,以緩解企業轉貸壓力。
去年年底抽查顯示,舟山白名單船舶企業融資的平均期限已達21.6個月,較年初增加近6個月。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將金海重工15億元短期貿易融資轉換為中期流動資金貸款,為企業節約日常流動資金占用超過2000萬元。
產能整合加快 金融引領船舶企業轉型升級
今年3月上旬發布的舟山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該市抓好國家船舶與海工裝備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建設,8家重點船企的訂單和完工量占全市九成以上,規上船舶工業產值達到860億元,造船三大指標占全國比重均超過10%。
上述數據表明,舟山船舶企業“低、小、散”局面已得到改變。
“堅持‘融資’與‘融智’相結合,推動船舶從‘舟山制造’轉向‘舟山智造’。”人民銀行舟山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引領船舶企業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方面,當地銀行業重點做好服務“三個”跟進。
科技金融持續跟進,引領船舶企業革新技術。通過對接科技部門、引薦專業團隊、制定新型船舶研發專項信貸支持計劃等方式推動大型船舶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生產設施升級,引領散貨、集裝箱船大型化、特種船功能綜合化、油化品船綠色化發展。建行舟山分行為浙江歐華造船有限公司提供專項信貸近2億元,支持該企業完成技術研發37項,推動企業增產增效1.08億元。
重組措施靈活推進,促進船舶工業產能整合。當地銀行機構根據企業股權性質及結構、股東意愿、產能質量等因素,采取引入有資質第三方接盤、抵押資產整體處置等靈活措施推動僵尸船舶企業重組,最大限度保障僵尸企業有效產能整合利用。如工行舟山分行與工行蘇州分行合作,引入江蘇新長江集團主導舟山辻產業船務有限公司破產重組,盤活存量4億元不良資產后,又帶動67億元新增投資,重組后的新企業的造船技術水平已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退出政策分步推進,促落后產能裁汰防惡性競爭。舟山銀行業通過制列名單、編制計劃,分步壓縮、退出技術水平低、接單能力差、環保要求不達標的中小造船企業存量信貸,持續推動低水平生產退出市場,避免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
至去年底,舟山銀行業已退出落后產能信貸客戶12戶,通過核銷、轉讓等方式處置化解船舶行業不良信貸3.43億元,有力推動造船企業淘汰落后產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舟山銀行業的有效支撐、精準服務下,面對行業低谷的舟山船舶制造企業正逆勢前行,呈現出良好的生產運轉節奏,目前大部分龍頭企業生產計劃基本排到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