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航運“十三五”發展路徑
2016-01-19 18:06:07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融合長江經濟帶發展
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寶庫。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習近平重點提及四方面建設思路。
一是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要在生態環境容量上過緊日子的前提下,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二是全面把握、統籌謀劃。促進長江經濟帶實現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抓緊解決沿江工業、港口岸線無序發展的問題。
三是優化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布局,堅持大中小結合、東中西聯動,依托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這三大城市群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四是建立統籌協調、規劃引領、市場運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更好發揮統領作用。
專家認為“不搞大開發”,題眼在這個“大”字。此話的涵義,就是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仍然需要開發,但這種開發一定要適度、有節制,是在“大保護”前提下的開發,是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開發。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同樣適用于長江航運發展。日前,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研究如何加快長江航運科學發展時認為,要將“五大發展”的理念貫穿到長江航運科學發展的各個環節,促進長江航運轉型升級,切實把長江打造成黃金水道,為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支撐和保障。
唐冠軍介紹,今后長江航運將與國家戰略和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相協調,航運與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等水資源綜合利用相協調,航道與港口、船舶以及干支線發展相協調,本著航運與其他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的原則,加快高等級航道網建設,推進船舶標準化和運輸結構調整,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專業化和高效率的長江港口體系。
相關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對于長江航運未來發展而言,基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最新發展目標,在船型標準化以及降低船舶燃料排放方面的力度將加大。
去年年底,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內河單殼化學品船和單殼油船禁航的有關事項。規定今年1月1日起,禁止以船體外板為液貨艙周界(包括單舷單底、雙舷單底、單舷雙底)的化學品船(采用2G艙型的3型化學品船除外)、油船(600載重噸以下油輪除外)進入“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水域航行。
對于內河船舶帶來的排放污染問題,根據環保部的數據,2013年全國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受船舶污染影響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目前,環保部正就《船舶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一、二階段)》征求意見。去年9月,交通運輸部發布的《船舶與港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內河船舶將逐步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業內人士指出,這或將推動LNG動力船在長江的應用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