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航運指數配置全球資源
2016-07-05 17:25:26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上海航交所發布的十多類指數已經初步形成“上海航運指數”系列,不斷豐富的指數系列有利于為中國航運業爭取更多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礎,與自貿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有機銜接、互為支撐,與全面深化改革、海運強國戰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航運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體現最為關鍵的就是運量和運價。去年7月27日,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航交所)宣布其開發編制的“一帶一路”指數——“一帶一路”貨運貿易指數與“海上絲綢之路”運價指數對外試運行,這也是國內機構對航運產業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最深入的公開解讀。
建立完整的“一帶一路”指數體系
轉眼一年時間即將過去,上海航交所開發編制的“一帶一路”指數——“一帶一路”貨運貿易指數與“海上絲綢之路”運價指數順應“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的趨勢,反映“一帶一路”綜合運輸情況,既為港航企業“走出去”,發現商機提供參考,又全面反映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運輸方面的成果。美國海事聯邦委員會前主席李丁斯基曾表示:“‘一帶一路’貨運貿易指數和‘海上絲綢之路’運價指數覆蓋了新的主要貿易地區,將給貨主帶來更多選擇。”
上海航交所總裁張頁對此有著更深的思考,他表示,“一帶一路”的指標體系是要全面反映“一帶一路”戰略的進程和成果,所以,它不僅包括航運、貿易,還應包括投資,甚至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政治傾向,只有這樣,這個指標才能為我們所用。從這個層面講,這個指標一定是一個體系,也必須是一個體系。從體系建設角度看,這是個過程,就像“一帶一路”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一帶一路”的指標體系也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
張頁認為,“一帶一路”指標體系,上海航交所一家完不成,航運業完不成,物流業也完不成,這是個綜合工程,在力量、空間、共同體各方面都有準確的體現。由此,“一帶一路”指標體系應該是各地、各機構、各行業的相關指標體系的高級整合,是一個現有表征社會、經濟、貿易、行業狀況指標的大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