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造船業動蕩將影響航運業周期
摩根大通認為,全球造船業的動蕩并不會影響短期內的貨運市場,但卻將對未來的航運業周期造成嚴重影響。
據貿易風報道,摩根大通的分析師Noah Parquette日前指出,目前陷入困境的船廠手持訂單水平與之前預測的撤單水平基本一致,船廠面臨的財務危機在短期內不會有實質影響。
摩根大通對全球95家主要船廠進行了調查,發現12%的散貨船手持訂單和7.3%的油船手持訂單是在面臨嚴重危機的船廠建造的。這一數字與摩根大通的撤單預期相差不大,摩根大通的撤單預期分別為10%和5%。
因此,Parquette認為,在當前階段,盡管可能還會出現額外的撤單,但各個航運領域目前的周期軌跡已經基本確定,摩根大通也依然對近期的預測感到滿意。
Parquette稱,過剩的船廠產能是一種通貨緊縮現象。不過,他也承認,如果船廠產能得到足夠的削減,能夠在未來的周期內抑制供給。
Parquette表示,如果不計入中國船東在國內船廠訂造的30艘Valemax型礦砂船,今年新船訂單量已經減少了93%。
上周,在希臘海事展上,Eletson Holdings副總裁Vassillis Kertsikoff表示,目前韓國造船業面臨的困境可能將對行業造成持久影響。他指出,數千名工人被解雇,船廠產能也在不斷減少,這將會影響到未來幾年的船舶價格。他認為,航運業應當從韓國的現狀中尋找未來的跡象,預測行業的長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