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歐+油價大跌=海工市場的噩夢?!
英國“脫歐”強殺油價,海工市場復蘇更加遙遙無期,市場需求消失,推遲交付和撤單成為常態。因此,脫歐+油價大跌=海工市場的噩夢,邏輯其實很簡單。
英國脫歐,強殺油價或跌至40美元
6月24日下午,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歐洲股市一片大跌,WTI和布倫特原油再次跌回50美元下方,盤中一度雙雙跌幅超過6%。英國退出歐盟,使得本就處于脆弱復蘇中的歐洲經濟變得不安定,歐洲股市必然遭遇重挫,經濟面預期受損將削弱油價的底部支撐。
英國脫歐對油價影響的邏輯是,石油是大宗商品,脫歐會影響到英鎊匯率,進而傳導至大宗商品。英國如果脫歐會導致資金涌入美元,美元走強會壓低大宗商品價格,而原油價格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英國脫歐震動全球經濟,也將拖累原油的需求預期,進而抑制油價。同時英國退歐意味著歐洲一體化進程被逆轉,英鎊和歐元難逃貶值厄運,將間接推升美元,而強勢美元又會壓制油價。
最后,其實英國退歐最嚴重的是,可能將引發連鎖反應,希臘、芬蘭和荷蘭等歐盟成員國也有可能效仿公投,歐盟和歐元面臨分裂甚至解體的風險,這將加劇歐洲政局的不穩定性,最壞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仡櫄v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2年歐洲希臘債務危機,均對油價形成了顯著打壓,而英國退歐能掀起多大的風暴,還要看歐洲各國和各大央行穩定市場的決心。
也有分析師稱,如果英國成功脫離歐盟,且周五(6月24日)發布的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數錄得連續四周直線上升,導致石油價格“雪上加霜”進一步承壓下行。因為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和美國新增鉆井平臺數都將在周五公布,如果兩個影響因素同時發生、那么油價將有可能應聲回落到45美元或更低的水平。其中一個條件已經滿足了,英國成功退歐,油價跌至46.7美元。如果本周鉆井數實現4連漲,那么油價將有可能回落到45美元甚至40美元。
油價和海工市場高度關聯,70美元是維持海工市場穩定的“維穩”價格,任元林曾經表示:“我們會暫時擱置海工業務,直至每桶原油的價格超過70美金。只有達到這個水平,項目才有可行性。”而低于50美元油價已完全摧毀海工市場。因此,脫歐+油價大跌=海工市場的噩夢。
推遲交付,國有船企基本無一幸免
據悉,新加坡上市公司KS Energy近日已和振華重工達成協議,將推遲在振華重工訂造的一座自升式鉆井平臺交付期。這座自升式鉆井平臺由KS Energy附屬公司KS Drilling在2014年6月訂造,原定于在2014年6月23日建造合同生效之后的27個月交付,相當于今年9月。然而,按照最新的修正,KS Drilling可以選擇技術驗收之后的任意時間接收這座鉆井平臺,但不晚于2018年12月31日。
根據修正協議,如果KS Drilling的這座自升式鉆井平臺獲得了2017年7月31日及以后生效的租船合同、而振華重工又無法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交付,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違約賠償金。
事實上,振華重工只是近期繼大船海工、招商局重工、外高橋造船、中遠船務后的又一家海工項目遭延期交付的國內船企,同時也都是國有船企。至此,在這一輪海工市場延期交付潮中,國內建造鉆井平臺的主要船企基本無一幸免。
IHS Petrodata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共有109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和59座浮式鉆井平臺手持訂單。全球船廠目前正在建造的近200多座各類型鉆井平臺中,中國船廠擁有大部分自升式鉆井平臺手持訂單;其中,已獲得租約的鉆井平臺數量不足40座,且大面積推遲交付帶來巨大轉售壓力。另一方面,鉆井平臺閑置高達274座,相當于之前4年鉆井平臺的成交總量。
由于海工市場持續低迷,新建鉆井平臺及鉆井船需求減少,許多鉆井公司紛紛推遲在建新船交付期甚至撤銷訂單,因為選擇推遲交付船東可以避免支付大筆尾款。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Kevin Chong認為,鉆井平臺交付高峰期尚未到來,這一市場也還未觸底。目前,未租出的在建鉆井平臺幾乎全部推遲了交付期。因此,交付期推遲的問題并不僅僅是中國船廠,新加坡和韓國船廠也同樣難以幸免。
市場需求消失,手持訂單交付期被一再推遲,如今英國脫歐可能進一步打壓油價,海工市場復蘇遙遙無期。在市場沒有出現明顯回升之前,繼續推遲交付仍是船東首選,而對于手持大量鉆井平臺訂單的國內船企而言,融資成本和資金鏈風險正在不斷加大。
訂單已經成為毒藥,噩夢還遠未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