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C集團更名轉型鉆井平臺船東?!
成為招商局工業“庫存”鉆井平臺處置平臺
華商國際解釋稱,業務轉型是為了迎接油服行業的復蘇來臨。華商國際認為,在長達4年的漫長衰退過去之后,油服行業出現復蘇跡象,業內普遍認為復蘇將因基本面改善而得以持續。除了在長期低油價的環境下得以生存之外,華商國際還在此期間致力于業務轉型和重新定位,這些措施和計劃包括鉆井平臺租賃、在合適時間以有利條款獲得新建鉆井平臺及提供海上鉆井平臺引進市場的能力。隨著資本開支周期完結,華商國際勢必將受益于來自復蘇開始時早期投資的潛在資本收益。
華商國際表示,在低油價期間,中國新建鉆井平臺的供過于求,供應加至鉆探活動處于歷史低位時過剩的供應。但是,這對于華商國際而言也是獨特的機會。自升式鉆井平臺占整個鉆井平臺市場的約43%,一般均處于石油復蘇周期中最重要的位置,因為運營商優先于較淺的海洋大陸架油田進行勘探及生產活動。
作為招商局集團控制的公司,華商國際轉型成為鉆井平臺船東也將幫助招商局集團尋找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逐步清理過去幾年來招商局工業集團旗下船廠建造的大量閑置自升式鉆井平臺。
挪威海上鉆井經紀和咨詢公司Bassoe Offshore的數據顯示,目前招商局工業旗下船廠共有11座在建自升式鉆井平臺,全部采用GustoMSC的設計,其中包括8座CJ46型和3座CJ50型自升式鉆井平臺。在中國從事鉆井平臺建造的船廠中,招商局工業的在建自升式鉆井平臺數量最多。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近年來,招商局工業通過創新融資和交易模式,采取“租、轉、售、聯”多措并舉的形式推進閑置自升式鉆井平臺“去庫存”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未來,華商國際與招商局工業有望合作實現雙贏,華商國際在低價擴張船隊的同時,招商局工業也能夠積極化解“庫存”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