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經紀人:市場周期縮短將成為常態
2019-02-20 08:34:19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有商業頭腦的船東都承認需要加大對船舶買賣市場的投資,這樣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駕馭縮短的市場周期。因此,未來幾年新船訂單將會減少,至少在現有監管框架足夠穩定之后船東們才會加大新船投資。
船舶經紀公司Intermodal在其最新市場周報中指出,如果要拿一個詞來形容當前的航運環境,這個詞最有可能是“動蕩”。市場情緒一轉眼間就會改變。法規、關稅和制裁,隨便哪一個都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對某些人來說,市場波動可以提供投機和投資的機遇和可能性。但是對其他人而言,波動只會延長不確定性,使人疲于應對?傊,當前的現狀就是如此,并且尚未出現改善的跡象。
下圖分別顯示了新造油輪和散貨船的價格:
據Intermodal船舶買賣經紀人Timos Papadimitriou稱,業界普遍認為市場周期縮短將成為常態。新船訂單和船舶拆解確實有一定作用,但是市場情緒和貿易協議才是決定因素。這個行業一開始是百分百資本密集型的行業,而現在最重要的則是快速反應能力。周期縮短至6-18個月意味著船東賺錢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購買或建造船舶資產的價格。機會來臨時,是否有能力出售或者購買資產對于船東的存亡至關重要,更不用說也關系著航運公司的繁榮。資產游戲將變得更加復雜、更體系化。去年中國提升進口船舶準入門檻后迅速出現了區分Tier 1 和Tier 2船型的次級市場。
Timos Papadimitriou繼續補充道,公司運營或者出租資產的方式永遠都是它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且永遠都是將“好公司”與“非常成功的公司”區分開的商業模式的核心,但是在機遇面前出售或者購買資產的能力則會賦予公司顯著的優勢。在融資稀缺且、昂貴且不易獲得的市場環境下,要具備上述這些能力很困難。但是我們不能至少不應該對新的風向視而不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行業的領導者正在由了解航運或者至少是愿意在航運業長期發展的人物擔當。前些年進入該領域的外來者,或者說入侵者,要么已經改變了發展重心,要么已在屢屢受挫之后退居次位,他們意識到,當市場發展每況愈下時資產流動并非輕易就能實現。
下圖顯示了油輪和散貨船市場價值:
Timos Papadimitriou總結道,總而言之,只要新船訂造合理進行而且是由新增運力需求及合理預測推動,供應過剩的問題就在可控范圍之內,并且最終會不復存在,在這方面市場周期縮短將起到作用。對于航運公司而言,這意味著增加船舶買賣活動非常重要。我們正在朝著一個飛速發展的行業前進,新的可能性、新的界限,新的技術和運營方式都有待探索。雖然目前BDI處于最低水平,我們無法透過茫茫叢林看清里面的樹木,但是叢林就在眼前,而且充滿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