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火熱下,新造船加裝LNG動力系統仍非主流
2020-08-20 16:20:0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盤點前7月新造船訂單,除了LNG船、LPG船以及其他氣體運輸船加裝雙動力系統外,其他選擇加裝LNG動力系統新造船卻屈指可數。
進入8月,加裝LNG動力系統的新造船再次成為業界焦點:達飛輪船首艘燃油與LNG雙動力(雙動力)2.3萬TEU型船“Jacques Saade”號完成LNG燃料加注作業,并二次出海試航以測試LNG動力系統;達飛輪船另一艘雙動力2.3萬TEU型船“Palais Royal”號出海試航;殼牌石油通過3家船東訂造6艘雙動力17.4萬立方米級LNG船。
普氏能源曾表示,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限硫令將驅使越來越多的船舶改用LNG作為燃料:“到2030年,全球將產生2200萬噸的LNG船用燃料消耗,占全球船用燃料的11%(2019年僅為1.1%)。”對此,上海船舶設計院集裝箱船領域專家葉潔(化名)表示,2019年下半年,確實出現許多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的設計問詢,該院散貨船領域專家周海(化名)表示,2020年上半年雙動力散貨船的設計咨詢十分火熱。
在此背景下,盤點前7月新造船訂單,除了LNG船、LPG船以及其他氣體運輸船加裝雙動力系統外,其他選擇加裝LNG動力系統新造船卻屈指可數。
箱船項目
達飛輪船分別在滬東中華造船和上海江南造船訂造的9艘雙動力2.3萬TEU型船,是極具示范作用的項目。2019年9月27日,首制船“Jacques Saade”號的出塢與命名儀式,不但令滬東中華造船增輝,更成為全球船運界的一大盛事。除了這9艘船,達飛輪船還有5艘1.5萬TEU型船以及6艘1400TEU型船加裝了LNG動力系統。這些船舶全部投入運營后,達飛輪船將擁有20艘雙動力集裝箱船。
達飛輪船是業界向LNG動力系統邁進的典范,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跟進的船東并不多。2020年以來,新造船市場上只有2艘1.43萬TEU型船加裝LNG動力系統,系老虎基金在揚子江船業訂造。2020年市場上的另一大新造船項目——東方海外(國際)的5艘2.3萬TEU型船,仍選擇加裝脫硫塔以應對IMO2020限硫令。
而細看達飛輪船雙動力2.3萬TEU型船項目的生產節點,“Jacques Saade”號目前已經出塢10個月有余,自3月底完成首次試航也又過4個多月;同為2019年9月27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出塢的“Champs Elysees”號,至今未有首次試航的消息。葉潔對此表示:“盡管雙動力集裝箱船的設計與建造技術較為成熟,但是難度確實高于常規集裝箱船。這種難度不但體現在氣體燃料的控制上,LNG動力系統牽涉的供應商較多,導致合作調試系統的周期更長。”
除了設計與建造難度大門檻外,葉潔表示,加裝LNG動力系統的船舶造價更高,也可能是障礙之一。據了解,達飛輪船雙動力2.3萬TEU型船的單艘造價約1.71億美元,而東方海外(國際)新訂造的加裝脫硫塔2.3萬TEU型船單艘造價約1.56億美元。
其他項目
4月下旬,殼牌石油通過交銀租賃訂造12艘加裝LNG動力系統的LR2型成品油輪。根據《航運交易公報》記者的統計,前7月,全球新造船市場僅有38艘加裝LNG動力系統的船舶訂單,包括16艘油輪、9艘LNG船、2艘集裝箱船和3艘客船(見表)。而克拉克森數據顯示,前7月,全球新造船成交量359艘。其中,油輪82艘;LNG船10艘;集裝箱船19艘。
在前7月的新造船訂單中,也有一定量的船舶加裝其他動力系統。其中,28艘新造船加裝/裝載電池動力系統;12艘LPG船加裝LPG動力系統;6艘甲醇運輸船加裝甲醇動力系統。
盤點加裝LNG動力系統新造船訂單,可以發現一些企業的名稱重復出現。如,達飛輪船、殼牌石油、老虎基金,訂單的集中度高一定程度上表明雙動力解決方案還剛剛起步,大多數企業仍持觀望態度。
比如,丹麥Torm航運在廣船國際訂造的2艘LR2型成品油輪選擇加裝脫硫塔,卻為這2艘油輪預留了加裝LNG動力系統的空間;芬蘭Lundqvist在日本住友重工訂造的1艘阿芙拉型油輪也采取類似的策略。
周海表示:“盡管為新造干散貨船加裝LNG動力系統的設計問詢火熱,但是實際落地的項目還沒有。”
“觀望”,不但是出于前文所提及的加裝費用高、設計建造難度大等原因,背后技術層面仍有需要解決的難題。近來,國際上充斥著LNG動力主機工作時導致船舶甲烷排放量大增的討論。葉潔對此表示:“甲烷逃逸在四沖程發動機上不可避免,在二沖程發動機上也存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數據驚人:“以20年為單位,甲烷比二氧化碳的暖化效應高出72倍。”甲烷目前并未被列入IMO規管排放氣體,但是這并不代表未來不會。
《航運交易公報》2020年第32期作者:李蓉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