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船業在砥礪前行中加快轉型—SPCC第78次會議記述
2021-10-21 14:52:43
來源:中國船協修船分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修船業奮戰今年的三個季度,在疫情防控、原料漲價、匯率上升等困難下,實現修船產值200億元,同比-14%;修船完工4583艘,同比+10%,喜憂參半。這是近期“中國修船定期協調會議”(spcc)第78次會議透露的重要信息。
一 亮點優點
1、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高附加值的改裝業務占了六分之一。中遠海、招商局和舟山華豐船廠,在非常規修船方面,海工改裝和風電改裝業務的貢獻明顯,同樣市場下,這些船廠具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2、央企國企保持領軍,民企外企成為翹楚。按完工艘數計,舟山鑫亞(完工313艘)和舟山華豐(完工310艘),錄得同期單廠冠亞軍的紀錄,值得行業關注。
3、舟山地區十廠克服困難,修船總量仍保持全行業的三分之一強,華東地區(含舟山)保持對華南和華北的區域優勢,占據中國修船半壁江山。
二 難點堵點
1、疫情防控成為瓶頸口。
2、限電限產影響供應鏈。
3、匯率上升存在不確定。
其中,疫情防控的難點堵點尤為突出。舟山地區修船占全國比重,從去年的40%,下降到今年三個季度的30%,可見一斑。各地修船企業,都處于“六保六穩”的困難時期,雖然船企把疫情防控作為企業要務,但是面對某些“一刀切”等做法,企業運行難度陡增。目前行業和政府都在積極“兩手抓”,努力在精準施策下,既要實現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又要實現“產業鏈供應鏈不能掉鏈子”。
三 對策建議
此次spcc達成的共識,反映了修船業在砥礪前行中加快轉型的趨勢。
1、堅持供給側改革,關注產品和服務的結構調整,企業善于借鑒,行業積極推進。雙燃料改裝和風電產業將是船企大有作為的。
2、堅持降本硬道理,面對能源材料人工成本的剛性上漲,企業善于管理,行業積極協調。能源管理、材料利用、機器人應用,都是努力方向。
3、堅持科技生產力,貫徹科創國家戰略,企業善于學習,行業積極搭臺。華潤大東在新能源船舶修理改裝的探索,舟山萬邦和中遠海運重工對綠色修船裝備技術的研發,有利于增收和降本。
4、堅持行業協同,落實新時代治國理政,中國船協組織的紅本修編,及時調整安全環保成本標準;政府和行業致力于修船廢鋼的長治久安 ;政府行業積極實施的疫情防控精準施策等,都體現了在行業行動中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