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4艘超級訂單即將落地,誰會成為氨動力船的最大贏家?
2023-05-16 17:40:32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3年5月15日,全球海事論壇(GMF)發布“綠色氨推動西澳大利亞-東亞之間鐵礦石運輸航線脫碳”可行性報告。這份針對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綠色航運走廊的最新研究認為,到2028年,由綠色氨作為動力的船舶可以部署在西澳大利亞和東亞之間的鐵礦石貿易航線上,到2030年,綠色氨動力鐵礦石運輸船在這條航線上的部署量可達全部運力的5%左右,而到2050年,規模將擴大到364艘。
綠色航運走廊是展示和支持零排放航運解決方案的特定貿易路線,被認為是幫助航運業和相關國家實現海事脫碳的關鍵杠桿之一。這份研究表明,在使用氨作為船用燃料的安全性得到驗證和認可的前提下,實施西澳大利亞-東亞綠色航運走廊的核心要素——包括部署氨動力船、獲得最有可能為這條走廊提供動力的綠色氨,以及可供選擇的燃料加注基礎設施——觸手可及。
這項研究加強了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綠色航運走廊作為航運脫碳先行者的潛力,確定從西澳大利亞到中國和日本的鐵礦石運輸航線具有“早期行動”的有利條件,并有可能對行業脫碳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按照GMF在報告中的分析情景發展,2028年可能有8艘氨動力船舶在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綠色航運走廊營運,到2030年,20余艘運力可以在這條綠色航運走廊上使用綠色氨,到2050年,規模將擴大到364艘。具體而言,氨動力船的最大增長將出現在2035-2040年,其間約有137艘船舶將被部署。
圖源/ 全球海事論壇官網
奧登多夫是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綠色航運走廊創始成員之一,該公司全球參與與可持續發展董事總經理Scott Bergeron強調“參與綠色航運走廊建設是一次絕佳機會”,可以與其他成員就這一戰略減排的可行性進行合作并分享觀點。“我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這一可行性評估,以表明經過深思熟慮的綠色航運走廊如何促進我們使用替代燃料實現航運脫碳的集體愿望。”但Scott Bergeron也指出,氨的安全問題和環境風險尚未得到充分解決。船員安全至關重要,必須克服這些挑戰才能進行有計劃的氨動力船舶部署。
有關氨動力船臨時安全標準通過后,國際海事組織(IMO)會對《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RS)進行必要修訂,這包括進一步規定氨動力船安全、設計和操作要求作為《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船舶國際安全規則》(IGF)的一部分。雖然還沒有確定正式時間表,但預計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在臨時安全標準通過后2-3年的時間完成。除此之外,氨燃料發動機研發進程、適用于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綠色航運走廊的氨動力散貨船船型設計、船廠造船產能、海員操作技能和相關基礎設施投資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氨動力船部署在這條綠色航運走廊上的時間表。
只要開發出合適的發動機等關鍵技術,且相關法規跟進到位,綠色氨動力散貨船在2028年將有可能在出現在西澳大利亞和東亞之間的鐵礦石貿易航線,足夠的綠色氨也會滿足這條航線的近期和長期需求。當生產規模如預期擴大時,澳大利亞綠色氨可以完全滿足需求(也可從全球其他生產地進口)。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是在這條航線上的一個優選加注地,因其避免了為加注而進行的繞航選擇。當然,新加坡仍處于作為燃料加注中心的有利地位。
圖源/ 全球海事論壇官網
必和必拓海事和供應鏈副總裁Rashpal Bhatti表示:“這項研究的嚴格和以數據為導向的分析表明,在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運輸航線上部署清潔氨動力船是可行的。為了實現我們的凈零排放目標,我們試圖與合作伙伴一起通過創建低/零溫室氣體排放燃料和節能船舶排放要求。”
力拓集團商業運營主管Laure Baratgin表示:“西澳大利亞-東亞鐵礦石綠色航運走廊是一個整合綠色燃料需求和供應的絕佳機會,以支持該行業在這條主要貿易通道中實現凈零排放。在為實現安全經濟的綠色航運走廊而進行的研究的基礎上,公私合作是實現這一項目的關鍵。”
Star Bulk首席戰略官Charis Plakantonaki表示:“評估綠色燃料和技術的可行性是Star Bulk戰略的核心支柱之一。這項研究使我們能夠研究西澳大利亞-東亞綠色航運走廊清潔氨的需求、供應和加注潛力。通過這項工作,我們旨在補充該行業努力應對與氨作為船用燃料相關的其他挑戰,包括安全協議和新發動機設計,并幫助推動行業對通往更綠色未來的道路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