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石造船建造全球首艘甲醇雙燃料散貨船下水
近日,日本常石造船建造的世界首艘65700載重噸甲醇雙燃料Ultramax型散貨船在常石工場舉行了下水儀式,新船計劃于明年春季交付。
該船采用常石造船自主研發的TESS66 AEROLINE設計,是常石造船主打“TESS”(Tsuneishi Economical Standard Ship)系列散貨船的最新產品。其設計在利用TESS66的高裝載能力和燃料效率的同時,使用甲醇燃料進行降低環境影響。
與重油相比,通過使用甲醇作為燃料,預計該型散貨船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最多可減少80%,硫氧化物(SOx)排放量最多可減少99%,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最多可減少10%,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船尾甲板配置了大容量甲醇燃料艙,以保持貨物裝卸的安全性和簡便性,同時確保裝載性能。貨艙容量為81500立方米,載重量65700噸,繼承了TESS66的特點,應用節能主機和常石造船的Aeroline技術以減少風阻,從而提供高性能。
德國MAN Energy Solutions通過其許可證持有者三井E&S機械公司簽約,為這艘新船提供MAN B&W 6G50ME-LGIM發動機。
常石造船常務執行官伊達正敬表示:“根據中期經營方針中的'技術發展路線圖',我們為實現碳中和而開發的新一代船舶得以建造并下水。從今年1月交付的LPG運輸船液貨罐的全面自主制造開始,我們還開始了LNG燃料艙的全面自主制造,在液貨罐的全面自主制造中開發的技術正在應用于甲醇燃料艙的生產。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技術部署和與集團公司的合作,在海外船廠建造甲醇雙燃料船舶,以環保型企業的身份引領造船和航運業的去碳化進程。”
據了解,常石造船在2023年年初接獲了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嘉吉(Cargill)的全球首份甲醇動力散貨船訂單。以此為開端,常石造船去年承接了十余艘甲醇雙燃料散貨船和集裝箱船訂單。該公司介紹稱,通過采用綠色甲醇、新船型等設計,甲醇動力船將能夠削減15%的二氧化碳排放。預計到2035年,常石造船建造的所有船舶都將從傳統動力船改為雙燃料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