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制VLCC出塢下水!恒力重工1號船塢投用
12月27日,恒力重工自主研發設計的第一艘30.6萬噸VLCC順利完成出塢下水作業,抵達指定泊位。與其同時出塢的還有建造完成的3艘15000TEU集裝箱船TERA段,成為恒力重工1號船塢投用后的第一批出塢產品。
恒力重工首制30.6萬噸VLCC總長332.8米,型寬60.0米,型深30.0米,航速14.5節,具有航速快、空船重量輕、能耗低等顯著特點,船舶各項參數指標均達到同型船世界前列水平。
據了解,恒力重工的首批VLCC訂單來自其母公司恒力集團。去年9月,恒力集團在恒力重工訂造了2艘306000載重噸VLCC,計劃在2025年交付,當時這份訂單標志著恒力重工首次進軍油船市場。今年以來,恒力集團又在恒力重工增訂了額外4艘同型船。
今年9月,恒力集團將去年訂造的前兩艘VLCC轉售給了希臘船王George Procopiou旗下子公司Dynacom,據稱每艘售價高達1.22億美元。相比之下,Dynacom去年在新時代造船和大連造船訂造的VLCC船價大約在1.15億美元。
與首制VLCC同日出塢的3艘15000TEU集裝箱船TERA段是為韓國三星重工建造。2023年5月,與恒力重工簽訂合作協議,委托恒力重工負責生產建造一系列15000TEU集裝箱船的TERA段,鋼材加工量近7萬噸。恒力重工建造質量得到國際主流船廠、船東及行業的充分認可。
恒力重工介紹稱,為保證1艘整船、3艘半船同時具備出塢條件,項目組采用“雙線并造”模式,雙線既要保證安全和質量,又不能耽擱彼此的工期,塢內吊裝、搭載緊密配合,建造團隊同步進度,經過項目組的周密部署、精心策劃、統籌組織,1號船塢首批產品在同一時期具備出塢條件。
塢內搭載期間,恒力重工1號船塢延伸加長工程于今年6月全面啟動,一邊生產建造,一邊工程施工,極大考驗著恒力重工團隊作戰能力。各單位協同作戰,緊密配合,呈現著生產建造全力開展、工程施工火速推進的熱鬧場面。延伸加長工程于今年10月全面完成,為恒力重工釋放產能和提升生產效率提供堅實保障。
新船出塢,獻禮新年。未來,恒力重工將不斷增強研發設計及生產建造能力,持續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挺進全球造船行業“第一方陣”,在助力民族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海洋強國、造船強國建設中,展現更多擔當、貢獻更大力量。
據了解,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連曾是中國最大的外資船廠,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單體船廠。2022年7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決策部署,恒力集團專門成立恒力重工集團,跨行業挺進船舶制造業,耗資21.1億元競拍收購閑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連資產,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建造基地,重點發展船舶建造、海洋工程、發動機、精密鑄造等板塊。
今年7月,恒力集團宣布新增投資92億元啟動恒力重工產業園二期項目,打造高端制造產業園;此外再投資20億元,同步建設恒力重工(大連長興島)配套產業園。恒力重工產業園二期項目在8月正式開工,二期項目將重點聚焦VLCC、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超大型集裝箱船、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海上浮式風電、鉆井平臺等高附加值綠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業務。預計至明年一二期全部達產后,恒力重工年加工鋼材量230萬噸,生產發動機180臺,并實現LNG、LPG、甲醇、氨四種雙燃料發動機全覆蓋。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10月中旬恒力重工船舶已確定排產新造船舶140艘,貨值約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9.22億元),船型包含散貨船、VLCC、VLOC和集裝箱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