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船九院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近日,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發布了2024年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此次評選共有69家單位參加,414個項目參選,經過形式審查、初審、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定、結果公示、異議處理等程序,最終評出授獎項目132項。中國船舶集團所屬中船九院報送的“基于工業大數據的船舶行業數字資產服務平臺”項目脫穎而出,榮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基于工業大數據的船舶行業數字資產服務平臺”項目開展了面向船廠典型場景的工業大數據等新信息技術融合、數據中臺建模與分析、設備設施數字化運行管控、船廠地下管網漏損定位分析、動力氣體管網泄漏診斷等技術研究,開發了基于工業大數據的船舶行業數字資產服務平臺。該項目以生產保障數據中臺為底座核心,實現船廠規劃設計與運維多專業數據采集、數據建模、數據挖掘以及BIM模型輕量化能力。同時,通過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融合船舶行業規劃設計與運維領域知識、工業機理,實現了船廠基礎設施工業數據的監測采集、診斷分析與運維管理。
該項目核心關鍵技術經中國造船工程協會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主要創新點和突破的關鍵技術:
一、開發了機械設備運行負荷與效率動態匹配、負荷關聯因子分析和調度運行優化等算法,形成了基于深度學習的能效負荷預測和運行管控策略,解決了船廠生產負荷波動大、隨機性強,空壓機、變壓器、水泵等設備設施運行能效水平不高等問題,提升了設備運行效率。
二、基于水力學原理開發了大數據引擎,形成了船廠管網水力平衡算法,實現了給水管網漏損精準定位和運行狀態調控,解決了船廠地下管網構造復雜、運維難度高的問題,達到給水管網高效、安全運行的目的。
三、基于機器學習的氣體管網狀態監測及預警分析技術,開發了船廠管網泄漏計算和原因判別算法,實現了氣體管網的狀態實時監測和定量計算分析、預測預警,解決了船廠氣體管網泄漏難以有效診斷的問題,保障了船廠氣體管網安全穩定運行。
近年來,中船九院結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智能船廠規劃、建造、運維新理念,積極構建基于工業大數據的船舶行業數字資產服務平臺,打造以“領域知識+工業數據+模型算法”驅動的設計與運維服務新模式,提升船舶行業規劃設計能力和運維服務能力,解決基礎設施運營優化、智慧能源運行管控、設備設施數字化管理等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場景的實際痛點問題,填補船舶工業領域基礎設施及生產保障在數字化、智能化領域的空白,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船舶工業安全、低碳、環保、高質量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