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迎來第四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
2024-08-10 21:11:23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馬士基第四艘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迎來交付。
在丹麥奧胡斯舉行的命名儀式上,該船被命名為“Antonia Maersk”輪。這一命名延續了馬士基命名船舶的傳統,名字取自馬士基創始家族成員——Antonia Uggla,她是A.P.穆勒基金會和其投資公司A.P.穆勒控股公司主席Ane Maersk Mc-Kinney Uggla的孫女。丹麥風力渦輪機Vestas首席執行官Henrik Andersen的妻子Kirsten Andersen擔任“Antonia Maersk”輪教母。
“Antonia Maersk”輪是馬士基18艘計劃于2024年至2025年間交付的大型甲醇雙燃料新造船中的第三艘,也是馬士基整個船隊中第四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
馬士基首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載箱量2100TEU的“Laura Mærsk”于去年9月交付,宣告該公司船隊進入綠色甲醇時代。2024年1月,馬士基迎來首艘大型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Ane Maersk”輪,該船載箱量達到16000TEU。3個月后,該公司在日本橫濱接收該系列的第二艘船只“Astrid Maersk”輪。
馬士基大型甲醇雙燃料新船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包括將駕駛艙和生活區前移到船頭,并將煙囪移到船尾一側。這些船舶的載重噸位為174,000噸,共有10個貨艙。船上的主機和輔機均為雙燃料,可完全使用甲醇運行。馬士基報告稱,與傳統柴油燃料動力船相比,當使用甲醇航行時,每天可減少約28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在儀式上重申了公司加速減少碳排放的承諾,同時呼吁業界的廣泛合作。他指出,在公司因繞行紅海導致整體運營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綠色燃料的高成本以及獲取足夠綠色甲醇的挑戰是當前面臨的難題。他承認,當前這些新船仍需部分時間使用傳統燃料,包括進入港口時。
作為全球航運業巨頭,馬士基深知綠色轉型無法單靠一己之力。“我們不能單打獨斗,”柯文勝在儀式上說:“需要一種價格機制來縮小綠色燃料與化石燃料運輸之間的價格差距。”他還重申了馬士基的新立場,承認由于種種挑戰,他們相信行業將采用多種不同的燃料。
本周早些時候,馬士基表示正在接近下單50至60艘新船,這些船將全部用于船隊更新。他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800,000標準箱的運力更新,預計每年的更新速度為180,000標準箱。(詳情見《重磅!馬士基正式入局LNG賽道,計劃訂購+租賃超50艘雙燃料船!》)
為確保船隊的長期競爭力以及其實現減排目標的能力,馬士基宣布調整其策略,選擇甲醇和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推進系統的混合方案。該公司表示,已著手鎖定液化生物甲烷(生物LNG)的購銷協議,以確保新的雙燃料氣體船在2030年內便能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貢獻。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作為行業的領軍者,馬士基再一次站在了航運技術革新的前沿。然而,隨著新型綠色船舶的逐步入列,馬士基不僅面臨技術挑戰,也在經濟層面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馬士基當前的戰略調整——采用甲醇與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推進系統,展現了其在技術路線上的務實態度。這一混合方案不僅可以在短期內保持船隊的競爭力,還為未來的環保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這一選擇也隱含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多種燃料并存的局面或將成為常態,這對整個供應鏈和行業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幾年內,馬士基將迎來其新一代甲醇動力船隊的全面成型,這將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在全球航運業向綠色轉型的道路上,馬士基無疑將繼續發揮其領航者的作用,推動行業向更環保、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然而,綠色轉型的道路注定坎坷。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成本壓力將逐步顯現,而全球范圍內的政策和市場機制尚未能為這一轉型提供足夠的支撐。這不僅考驗著馬士基的財務和運營能力,也將成為全球航運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分水嶺。
總之,馬士基的綠色轉型之路,既是其作為全球航運巨頭的自我革新,也是對整個行業的一次深刻啟示。在這場綠色革命中,馬士基的每一步都將被視為行業風向標,而其成功與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全球航運業的未來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