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師:數據表明馬士基四季度業績下滑
2024-10-29 19:19:09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馬士基將于10月31日公布其第三季度業績。Sydbank高級分析師表示,預計馬士基2024年息稅前利潤(EBIT)將達到56億美元。美東可能的港口罷工,加上紅海危機持續,可能會使馬士基及其競爭對手繼續保持盈利,預計馬士基2025年EBIT將大幅下降至9.7億至12億美元。
Sydbank高級分析師Mikkel Emil Jensen表示,“如果馬士基希望在2025年保持盈利,紅海危機必須持續下去。與此同時,美國最早于1月的罷工也可能有助于保持盈利。”
分析師表示,美東和美灣港口極有可能發生廣泛而持久的罷工。盡管這將擾亂全球供應鏈,但有助于提高馬士基明年的盈利。
10月25日,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和美國海事聯盟(USMX)發表聯合聲明,將于11月在新澤西舉行會議恢復談判,討論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以尋求在2025年1月15日前達成協議。在此之前,雙方不會與媒體討論談判的細節。
10月1日,45000名美國碼頭工人舉行歷時三天的罷工,最后以達成提高工資的初步協議結束。一方面,ILA強烈反對集裝箱港口的自動化。另一方面,USMX希望看到美國港口的效率提升,努力跟上亞洲主要港口的節奏。
Mikkel Emil Jensen,“如果他們不能達成協議,很可能會罷工,而且罷工時間可能會超過三天”。
Mikkel Emil Jensen表示,“這意味著,如果再次發生罷工,美國將對馬士基和其他公司施加更大的政治壓力。當然,這也會影響美國經濟。”
“罷工對馬士基的收益來說則是積極的。但當然,也會給客戶帶來很多不可預測性和挫折感。這已經是一個很難駕馭和預測的市場。”
根據Sydbank分析師的說法,這對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Vincent Clerc)清醒地預測2025年業績而言,絕非易事。
“當馬士基公布其2025年的業績指導時,可以預期收益會有很大的變化,說不定會預計EBIT處于負值。”
與競爭對手一樣,馬士基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遠超預期,主要得益于紅海危機,但也有港口和供應鏈的中斷,導致托運人提前發運,推高了運價。
Sydbank的高級分析師表示,“在全球經濟踩剎車的情況下,貨運量很難增長。即使紅海危機持續,運價也會繼續下降。”
“如果明年能解決紅海危機,集運業的收益將大幅下降。”
10月21日,馬士基再次上調2024年全年業績指引,目前預計2024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10億至115億美元,EBIT為52億至57億美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馬士基EBITDA約為85億美元,EBIT約為44.4億美元,這意味著馬士基第四季度的EBITDA將達到25億-30億美元,而EBIT將達到7.6億-12.6億美元,這仍然是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