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籍勞工就地培訓!韓國在印尼設立海外培訓中心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近日表示,將在印度尼西亞開設“海外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啟動在當地通過韓語、技術培訓等措施培養優秀造船技能人才,并引進到國內造船現場的系統。
今年3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包括三大船企在內的韓國造船界聯合發布了政府及大中小企業的合作平臺“K-造船新一代倡議”,目標是推進韓國造船業轉型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型產業。這一倡議中就包括在海外建立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隨后,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KOSHIPA)與印度尼西亞勞工部經過5個多月的協商,達成了這一成果。
據悉,該培訓中心位于印尼首都雅加達以西78公里的塞蘭島(Serang),首期培訓為期3個月,將以30~40人為對象,進行韓國船企要求的焊接技術培訓,并取得船級社焊接資格證。此外,還將實施韓語教育、韓語能力考試(TOPIK)。同時,為了預防安全事故,還將開設事前安全培訓課程。在此過程中,印尼政府將負責招募培訓生、實施培訓、提供設施,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則將派遣專家,并為各項測試提供幫助等。
截至8月2日,韓國造船業手持新船訂單達到3912萬修正總噸(CGT),已經確保了3~4年工作量,與此同時,韓國船企通過以高附加值船型為中心的選擇性接單,改善了產業體質和經營條件等,迎來了再騰飛的機會。但由于此前船市長期不景氣導致生產一線勞動力流失,人力資源短缺的困難也日益凸顯。
為此,韓國政府通過改善簽證制度和加強勞動力培訓,在去年增加了約1.6萬名生產一線勞動力的供應,其中絕大部分是外籍勞工。目前,在韓國5家大型造船廠HD現代重工、HD現代尾浦、HD現代三湖、韓華海洋、三星重工工作的外籍勞工總數已達14100多人。但韓國業界預測,優質的外籍熟練工仍供不應求。
韓國建立海外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的目的是,在外籍勞工所在地事先開展旨在溝通的韓語培訓以及符合生產現場要求的技術培訓,因此在他們入境韓國后無需再進行培訓,而是可以立即投入到造船現場,構從而筑穩定的優秀勞動力供應渠道。
韓國政府計劃,通過在印尼建設“海外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示范項目,并經過改進完善后擴大培訓規模,向其他國家推廣普及。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計劃,通過與其他國家相關部門的協商,通過政府開發援助(ODA)的形式提供簡化簽證發放程序等制度性援助方案。
此前,三星重工與印尼東爪哇省政府在2023年11月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為造船廠焊工提供職業培訓計劃。根據協議,三星重工將與印尼東爪哇省人力部門合作培訓焊工,以降低東爪哇省的失業率,同時滿足三星重工對藥芯焊絲電弧焊(FCAW)的勞動力需求。為此,東爪哇省將在位于印尼泗水的BLK Surabaya培訓中心新建一座焊接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