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不過中國?造船巨頭不拼訂單打造“躺賺”新模式
為進一步提高收益,穩定地創造利潤,同時為在當前的造船業“超級周期”之后再次進入下降周期做好提前應對,以三星重工為首的韓國船企另辟蹊徑,重點開拓船舶售后服務市場,以期搶占先機、與中國船企展開新一輪差異化競爭。
扭虧后還要繼續提高收益!三星重工進軍船舶有償維修服務業務
據韓國專利信息搜索服務網站KIPRIS(韓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10月,三星重工申請了“SHI PREMIUM SHIP care+”和“CAREX PERT”商標。
這兩個商標在國際商品分類(NICE分類)中屬于第37類,包括“船舶修理、管理業”、“船舶零部件更換業”、“船舶發動機修理業”、“船用壓艙裝置安裝、管理、修理業”、“船舶起重機修理或維修業”、“游艇及小船改造、修理業”等。
三星重工申請這兩個商標,是為了以船舶無償保修期結束后的船舶為對象,重新引進有償維修服務業務而實施的。三星重工相關人士表示:“到目前為止,公司只對保修期內的船舶提供無償修理服務。但由于船舶運營時間過長,導致性能下降的情況普遍,有意見認為在保修期結束后公司也應提供維修服務。申請相關商標,是為了在實現有償維修服務的品牌化之后,進一步推進相關業務。”
韓國業界人士分析認為,這不僅是三星重工為了增強船舶保障服務業務競爭力的一環,也是為了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公司收益的戰略舉措。
2023年,三星重工時隔9年成功扭虧為盈,正在經歷重要的拐點。2015年-2022年,受國際船市下滑、船價低迷,加上“庫存”鉆井船資產評估損失、船用厚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勞資糾紛導致的賠償金支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三星重工連續8年出現巨額虧損。2023年,三星重工實現營業收入80094億韓元(約合60.33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實現營業利潤2333億韓元(約合1.76億美元、12.6億元人民幣),成功扭虧為盈。這也是該公司自2015年以來首次實現年度營業利潤扭虧為盈。
預計三星重工今年也將繼續保持盈利。今年以來,三星重工業績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盈利結構進一步得到穩定。第一季度,三星重工實現營業收入23478億韓元(約合17.06億美元),同比增長46.3%;實現營業利潤779億韓元(約合5700萬美元),同比增長297.4%;第二季度,三星重工實現營業收入25320億韓元(約合18.3億美元),同比增長30.1%;實現營業利潤1307億韓元(約合9441萬美元),同比增長121.9%。以季度為基準,這也是三星重工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時隔10年營業利潤首次重返1000億韓元以上。
與中國展開差異化競爭?韓國船企扎堆“轉戰”船舶售后服務
盡管在今后幾年三星重工的造船業務仍將繼續保持盈利,但韓國業界有評價認為,在中國的低價攻勢下,韓國船企在新船訂單市場上的競爭壓力很大,再加上船市早晚會進入下降周期,因此為了穩定地創造利潤,必須“未雨綢繆”轉戰新的市場。
據悉,三星重工正在考慮將船舶售后服務(AM)業務作為未來生計。近日,該公司新設立了與強化AM業務相關的特別工作組(TFT)。船舶AM業務是與船舶維護、維修相關的業務,包括開展船舶應急維修和船舶定期、中期檢查,采購船舶維護、維修所需零部件和設備等。
據韓國證券業界透露,三星重工的船舶AM業務還處于初期階段。近期,三星重工以在船舶上設置平臺,發生異常信號時與設備制造商連接的平臺技術的方式提供服務。據悉,在三星重工之前交付的1300艘船舶中,已有100艘接受了相關服務。三星重工計劃今后對更多的船舶提供服務。
此外,為了拓展船舶改裝市場,三星重工正在討論與東南亞造船廠合作派遣人力的方案。業界分析指出,這是因為隨著韓國船企交付的船舶數量增加,船東對售后服務的需求增大。此外,試圖將老舊LNG運輸船改裝為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卸裝置(FLNG)的市場動向,也對三星重工的售后服務業務擴張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事實上,除了三星重工,韓國另外兩大船企HD現代以及韓華海洋的母公司韓華集團也對船舶AM市場非常感興趣。HD現代在交付新船后,為了提供停泊、修理、改裝等船舶全壽命周期所需的服務,于2016年成立了HD現代海洋解決方案公司(原HD現代全球服務),提供船舶維修、維護等服務。而韓華集團旗下的韓華動力系統(Hanwha Power Systems)正在經營船舶AM業務,該公司去年9月從韓華海洋收購了船舶保障服務業務;與船舶發動機相關的AM業務則由韓華集團今年2月剛剛收購的韓華發動機公司(Hanwha Engine;原HSD發動機公司) 負責。
有分析認為,韓國船企之所以關注船舶AM市場,與中國造船業的迅猛追擊不無關系。韓國東亞大學造船海工裝備工程系教授樸永日表示:“最近中國承接的新船訂單很多。中國的訂單量之所以能夠增加,是因為中國船企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低價接單。在此形勢下,韓國船企試圖采取差異化的戰略,通過開拓船舶售后服務市場,將重點放在服務品質方面。”
有預測稱,船舶事后管理業務將進一步升級。韓國釜山大學造船海洋工學系教授白占基表示:“一般來講,商船和軍船的使用年限分別為25年和40年左右?蛻粢胱龅绞罩嗟,必須將其目標壽命設計為50年。特別是為了減少化石燃料,以核能等為動力燃料的船舶的建造費用也很高。從這方面來看,船舶管理已經超越了船舶保修的范疇,變得越來越重要。船東需要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提供幫助的技術,使船舶從建造的過程中開始最大限度地維持或延長其壽命。”
以船舶改裝業務為突破口?三星重工將利用“中國資源”提高利潤
韓國業界分析認為,三星重工有可能通過重點推進船舶改裝業務,為AM業務的下一步擴張奠定基礎。
據悉,為了拓展船舶改裝市場,三星重工正在討論與東南亞造船廠合作派遣人力的方案。業界分析指出,這是因為隨著韓國船企交付的船舶數量增加,船東對售后服務的需求增大。此外,試圖將老舊LNG運輸船改裝為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卸裝置(FLNG)的市場動向,也將對三星重工的AM業務擴張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韓國教保證券(Kyobo Securities)研究員安宥東表示:“三星重工正在考慮開展中長期船舶改裝業務。目前,交付的集裝箱船中10年以上船齡的老舊船舶都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由于國際海事組織(IMO) 不斷強化環保新規,如果船舶被評到D級以下,船東們將在廢棄船舶、下單訂造新船、改裝船舶以延長使用年限之間做出選擇。在過渡階段,船東很有可能考慮對船舶進行改裝。”
首爾大學造船海洋工學系教授李信炯則表示:“將化石燃料發動機換成環保燃料發動機等船舶改裝市場今后將大有可為。”
韓國造船業界一位相關人士也表示:“據我所知,在海外專門從事環保船舶改裝業務的企業數量并不多。”在韓國國內,HD現代海洋解決方案正在經營船舶環保改裝業務,但其今年第二季度環保改裝領域的營收占比僅為8%,發展空間還很大。
如果三星重工正式開展船舶AM業務,預計可以提高利潤。安宥東研究員表示:“目前三星重工的AM業務只提供軟件服務,因此很難認為會產生營收。預計今后改裝業務將朝著利用三星重工在中國已中斷業務的船塢以及當地人力資源的方向進行。如果三星重工以船舶改裝設計、提供外包生產的方式推進AM業務,預計利潤率會很高。”
對此,三星重工相關人士回答稱:“當前,AM業務在公司還處于討論階段,今后如何經營還沒有具體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