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公里外“駕駛”集裝箱船!無人自主航行實證測試完成
近日,HD現代重工在蔚山前海海域進行了總計4個小時的大型船舶自主航行遠程控制和通航密度較大區域內避碰的實證測試。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實證測試中使用的8000TEU集裝箱船雖然在蔚山前海航行,但真正操縱該船的“船長”卻位于直線距離290公里以外的HD現代集團全球研發中心(GRC)。
據悉,HD現代重工在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HD現代集團全球研發中心另設了一間遠程“船舶駕駛室”,并在這里遠程實時操縱航行中的船舶。在測試中,該船將按照提前設定的航線自主航行,但一旦發生突發情況,遠程“船舶駕駛室”就會有人直接介入,重新設定航線。
在前2個小時的航行時間里,遠程“船舶駕駛室”以電子海圖(ENC)上顯示的海岸線、等深線、水深、燈塔、危險物、航線等為基礎,觀察船舶能否實現穩定航行。實驗顯示,該船能按照HD現代集團全球研發中心事先設定的航線穩定地航行。
在之后的2個小時,該船進行了避碰試驗。一旦發現暗礁,遠程“船舶駕駛室”就修改航線;當其他船舶靠近時,遠程“船舶駕駛室”也會重新設定航線。
HD現代重工相關人士表示:“我們事先輸入航線確定船舶航行路線,但必要時還是會有人介入。盡管現在在遇到突發情況時遠程‘船舶駕駛室’會有人介入并重新設定航線,但今后我們將開發能夠自主應對突發狀況的技術。”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的定義,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航行的技術大致分為4個等級。第一等級為船員登船且自主航行系統為船長等船員提供決策支持;第二等級為船員登船且由自主航行系統實施遠程監控;第三等級為由自主航行系統實施遠程監控但船員不登船;第四等級為自主航行系統對所有情況進行認知、判斷和控制的“完全無人自主航行”。
目前,HD現代重工的自主航行船舶開發主要還處于第三等級階段,重點是船員遠程操縱技術,但當天進行的實證測試已經部分進入第四等級階段,體現了船舶自行決策的完全自主航行船舶的某些特點。
HD現代集團計劃,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實現船舶位置追蹤與航行監控,并與從事數據基礎服務業務的HD現代海洋解決方案等專業子公司實現協同效應,同時還考慮與HD現代三湖和HD現代尾浦等其他造船子公司進行合作。
根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自主航行船舶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0萬億韓元(約合143億美元),增長速度非?。為此,韓國海洋水產部在2021年發布“自主航行船舶創新路線圖”, 提出到2025年實現自主航行船舶部分自主運營,到2030年實現自主航行船舶完全自主運營。2022年6月,HD現代集團建造的大型LNG船“Prism Courage”號成功完成了大型船舶全球首次橫渡大洋的自主航行,該船應用了HD現代集團旗下自主航運解決方案子公司Avikus研發的自主航行系統“Hyundai Intelligent Navigation Assistant System 2.0系統(HiNAS 2.0)”。今年9月,Avikus的“HiNAS Control”導航技術通過了DNV船級社的系統認證程序,成為全球首個通過這一認證的自主船舶系統。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隨著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及在造船業領域與韓國合作的必要性,兩國在包括自主航行船舶技術在內的合作可能性進一步增大。同時,為了解決海運公司的人力短缺問題,以及預防人為錯誤,打造安全的航運路線,各國造船企業也在積極進行自主航行船舶的技術開發。學界估計,海洋事故統計中人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為60%~80%。
韓國業界相關人士表示:“通過此次實證測試,HD現代重工的自主航行技術將進一步提高。今后為了搶占未來船舶市場,船企在該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