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談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09-25 20:41:55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在接受《船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個傳統產業,船舶工業推進新質生產力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循序漸進,從科技創新、推進精益生產、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入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通過推進精益管理等實現管理提升、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釋放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帶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我國船舶工業在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上面臨良好的市場機遇。
# 一方面,國際船市走強尤其是對綠色節能環保船型的旺盛需求,為船舶工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另一方面,隨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為造船企業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船舶企業在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還面臨很大的挑戰。
以江南造船為例,在液化氣船市場,江南造船不僅已經與韓國船企展開了正面競爭,還面對本來就具有成本優勢且技術和效率不斷提升的國內民營船企的競爭。
同時,在地方政府等支持下,民營船企通過加大投入提升軟硬件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造船效率。雖然江南造船手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型訂單不斷增加,但是在擴大產能、加大生產要素投入等方面受到制約。
科技是核心 人才是支撐
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科技創新是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但單純依靠顛覆性創新技術并不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人才是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和保證,科技創新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胡可一指出,企業要不斷擁抱新技術,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同時,科技創新不僅僅局限于產品創新,也包括造船流程變革、工藝工法改進、數字化轉型、低碳化轉型等方面。
# 在船型研發上,江南造船堅決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并通過研發與設計的緊耦合,將生產設計、工藝工法融入前道研發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主設計能力和水平。
#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江南造船基于單一數據源的三維設計突破了傳統的船舶設計模式,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縮短建造周期。
同時,胡可一也認為,船舶工業是一項傳統的行業,而顛覆性創新技術的應用往往需要通過船東、船級社等多方的檢驗、驗證,最終到應用階段需要較長時間。目前來看,船舶市場的發展受國際海事組織法規驅動,單純依靠顛覆性創新技術并不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在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上,江南造船基于崗位序列拓展職業發展通道,暢通專業技術人才發展通道,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
# 對于有潛力的研發人員,通過重點崗位、參與重點項目加大培養力度;
# 增強對高學歷人才的吸引力,做好高層次人才引進;
# 開展多層次、多方面的培訓工作,鼓勵員工“走出去”參加研討會、學術活動等,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