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港船舶等待時長縮短至兩天以內
2024-07-12 09:23:56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新加坡港務集團(PSA)表示,在新加坡等待?康募b箱船的延誤時間已縮短至“兩天或更短”。
7月10日,PSA發布聲明表示,該公司已經“大幅提升了港口的工作效率,以支撐自2024年初以來增加的活動并減輕全球供應鏈中斷帶來的影響”。具體來說,該集團采取了包括增加人力,啟用大士港(Tuas Port)新泊位,重新啟用已經廢棄的吉寶碼頭(Keppel Terminal)的舊泊位和堆場等多種措施。
除了重新啟用吉寶碼頭的部分泊位和堆場外,PSA的大士港目前共計運營9個泊位,預計今年年底新增2個泊位。據悉,PSA已于7月1日開始運營大士港的第一個泊位,并將于10月和12月先后運營第二個和第三個泊位。
同時,考慮到進一步擴大大士港,在今年迄今為止已經招聘了1500名一線工人的基礎上繼續在所有碼頭進行招聘。
然而,由于包括紅海局勢在內的各種中斷仍在繼續,市場的供應鏈需求和影響仍然不穩定。PSA首席執行官Ong Kim Pong表示,“紅海危機嚴重擾亂了全球航運和貿易,預計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局面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港口擁堵范圍或將從亞洲擴展至歐洲”。
自2024年初以來,新加坡港口面臨著強勁的泊位需求和計劃外的船舶?烤置,導致船舶在某段時間高度集中,泊位極度緊張,等待時間顯著增加。據報道,5月下旬,新加坡港口的停泊延誤曾達到7天,新加坡航運數據分析公司Linerlytica將該現象描述為“擁堵熱點”。
紅海局勢的不明朗、上下游港口擁堵以及船公司急于恢復船期從而疏忽港口的承載能力等因素增加了船舶在港口的停泊難度,從而延長了船舶的停泊時間。
《貿易風》此前曾報道稱,抵達新加坡的集裝箱船約有90%偏離了船期,而2023年的平均偏離率約為77%。此外,船舶在港口的停留時間較去年同期增長22%。
Ong Kim Pong表示,“需求擴大和集裝箱裝卸的增多導致集裝箱處理量增加。在重新裝卸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充分考慮卸貨港、貨物重量和船舶穩定性等因素”。2024年上半年,停泊在PSA的超大型船舶的集裝箱再裝卸量較去年同比增長8%。
他進一步解釋稱,紅海局勢提高了船舶的利用率,航運公司希望通過PSA來優化其集裝箱積載配置。同時,為了確保航行安全,大部分的大型船舶都選擇繞過好望角,反過來導致船舶在港口停泊的時間延長,進而影響進港船舶的停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