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船轉型升級三大關鍵詞:綠色、低碳、數字
2024-12-02 20:47:13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在與“2024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海事展”同期舉辦的“綠色修船論壇”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修船分會副主任朱之紅在主旨發言中描繪了未來綠色修船發展之路。
2023年,全球修理10000載重噸以上船舶11900艘,中國船廠完工6442艘,占54.12%。其中,50000載重噸以上船舶5580艘,中國船廠完工3755艘,占比67.27%。2023年,中國主要修船企業含海工修理改裝的修船產值達到367億元,同比增長14.25%;完工艘數6064艘,同比增長4.97%。
我國修船集團主要由中遠海運重工、中國船舶集團和招商工業集團三大央企,以及民企、部分合資和外資企業組成。按產值統計,近三年三大央企市場份額合計超過55%。2023年,中遠海運重工修船產值占比24%,中國船舶集團和招商局工業集團占比分別為18%和16%,民營修船企業修船產值合計占比43%。
朱之紅介紹,綠色修船飛速發展是2023年中國修船市場呈現出的新特點。修船企業踐行國家六部委在船舶產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 -2030)》中提出的 “推進建設全球綠色修船中心”的要求,2023年全年超高壓水除銹量同比增長35%。節能低碳改裝越來越受到關注,節能風帆、碳捕捉、空氣減阻等節能技改呈現上升趨勢。
綠色工廠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萬邦重工成為行業首家“綠色修船示范企業”,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成為行業第二家“綠色修船示范企業”,2023年新增綠色修船示范企業2家。廣船國際基于雙碳目標,“大投入,大舉措,大推進”,建立綠色工廠體系,通過低碳、無廢、智慧、生態四條路徑建設綠色工廠,三年實現碳減排下降44%,包括文沖修船在內實現“零砂”運行,在固廢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三化”方面成果顯著。
在綠色裝備方面,涌現出史河科技、水能機械、彼合彼方、天津普沃、薩克賽斯、深圳行知行、天津通潔、中遠威?萍嫉仍O備廠商和信息服務商,致力于發展綠色修船裝備技術和服務。綠色修船裝備在滿足國內行業需求之外,實現出口突破。
綠色修船除銹技術快速推廣。高壓水除銹占整個表面處理的比例逐年上升,2023年全國修船高壓水除銹面積占整體除銹比例達到80%以上。
朱之紅指出,綠色、低碳、數字是未來修船業的發展方向。修船綠色化主要聚焦在高壓水和超高壓水除銹、智能涂裝、VOCs治理及廢物處理和光伏發電等四個方面。修船低碳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業務轉型,LNG、甲醇、氨、氫、風能等改裝業務,以及安裝節能裝置。未來修船數字化將基于海量大數據、AI、云計算等技術,加速修船生產智能化、船舶全生命周期等應用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