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V:確保北海未來可持續發展需加強跨境合作
DNV最新報告顯示,隨著北海地區產業多元化發展,各國及各行業間亟需加強協作。
《北海展望:2050海洋未來》( North Sea Forecast: Ocean’s Future to 2050) 預測,到2050年海上風電將占據北海9%的海域空間,需通過促進跨行業協作的政策來緩解用海規劃壓力。北海擁有歐洲最繁忙的港口群、貢獻了歐洲大部分海上能源產量,同時也是捕撈量最大的漁場。
預計到2050年,北海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增長六倍至214吉瓦,與海上油氣能源產量持平。DNV估算,僅海上風電項目就將占用超過6萬平方公里海域?傮w而言,在距岸2-50公里、水深0-50米的北海海域,海洋基礎設施將占據23%的面積。
盡管海上風電預計將快速增長,但仍不足以實現《奧斯坦德北海宣言》的綠色能源目標。需解決海事供應鏈瓶頸問題:北海港口需將風電建設專用設施容量提升四倍,同時還需增加風機安裝和維護船舶數量。
2050年北海石油產量將降至每日80萬桶,不足當前產量的五分之一。天然氣因對歐洲的戰略意義將保持更強韌性,預計產量將降至每日600億立方米,較2024年減少近三分之二。
DNV食品與海洋系統總監Bente Pretlove指出:"北海是歐洲能源、食品和供應鏈安全的核心。要提升北海安全保障能力,應對海洋生態健康、用?臻g競爭和風電基礎設施等挑戰,必須開展跨境跨行業協作。"
北海將繼續作為重要食物來源。得益于海鮮需求增長和良好管理措施,漁業捕撈量可維持當前水平。挪威和英國將增加水產養殖產量,但主要增長區域位于更北部的寒冷水域。
報告強調,全球十大海洋城市中有五座坐落于北海沿岸,這為該地區應對挑戰提供了基礎設施、資金實力和專業人才優勢。但政策標準不統一阻礙可持續發展:歐盟的海洋空間規劃政策與挪威、英國存在差異。目前僅少數國家能將基于生態系統的管理納入空間規劃。
DNV海工入級總監Torgeir Sterri表示:"北海是歐洲藍色經濟的核心區域,這片共享海域生產力極高。其發展格局要求加強跨境跨行業協調。對海上產業而言,這意味著需要適應更一體化的監管、空間規劃和技術方案。我們的使命是幫助利益相關方應對復雜局面,在保障作業安全的同時推動新能源體系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