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路里:LPG航運深陷關稅戰漩渦
2025-04-24 20:56:55
來源:德路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由于中美液化石油氣(LPG)貿易占全球LPG海運貿易量的14%,全球乙烷貿易的55%,中美關稅爭端升級將對LPG航運產生深遠影響。最新一輪加征關稅措施已導致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運價承壓。以美日航線為例,周跌幅達20%,若關稅政策持續,市場預計運價將進一步疲軟。
截至4月16日,美國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已至145%。作為反制,中國宣布對包括LPG和乙烷在內的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征125%關稅。2024年中國超過半數的LPG進口源自美國,而乙烷供應則完全依賴美國市場。自首次中美關稅爭端以來,中國丙烷脫氫(PDH)裝置領域擴張疊加美國廉價丙烷供應,推動了中國LPG進口量(尤其自美國的進口量)持續增長。”
圖1:中國LPG貿易 來源:德路里航運研究,TDM
中國的丙烷困局
中國PDH產能的擴張與中美LPG貿易增長同步推進。與此同時,美國乙烷產量的激增和可觀的裂解利潤推動了中國多個乙烷裂解項目的興起。
兩國貿易關系惡化將重創中國石化產業,進而抑制LPG需求。美國也將在危機中遭受沖擊,同時難以開拓替代市場。當前中國占美國LPG出口量的30%、乙烷出口的55%、液化天然氣(LNG)的5%及原油的2%。在美國所有輸華商品中,LPG貿易額位列第三。
圖2:中國PDH產能擴張 * 2025年PDH產能的減少主要是由于需求萎縮。 來源:德路里航運研究
然而,當前進口風險加劇迫使企業尋求替代供應渠道,需以顯著高于沙特合同價(CP)的溢價爭奪中東有限資源,導致原料采購成本大幅攀升。這對于已連續兩年深陷低利潤泥潭的中國PDH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更高的原料成本以及因美國關稅導致成品出口預期下降而引發的下游需求破壞,將給石化運營商帶來雙重打擊。
這有可能激發現有工廠關停,新建項目或遭延期甚至取消的浪潮,這將直接抑制國內LPG需求。以2024年中美LPG貿易量為基準,若關稅戰持續,德路里預計貿易量將同比減少約35%。盡管中國在2025年可能從中東和加拿大增加650萬噸進口量,但這仍不足以完全填補2024年自美進口缺口。中國擴大中東進口的背后推手包括:OPEC+近期增產帶動LPG產量微增,以及印度因逐步取消國內LPG補貼導致需求減少。
其他LPG供應渠道依然受限——2024年俄羅斯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對華出口LPG僅30萬噸,盡管2025年可能小幅增長,但由于缺乏海運出口終端,其增量對彌補供應缺口作用有限。目前俄羅斯正在蘇維埃港建設LPG終端,但受前期工程延誤影響,預計最早2025年末才能投用。中國雖可考慮轉向伊朗增加額外LPG供應,但任何美國對伊制裁的強化都將影響該供應渠道。
圖3:替代供應與需求萎縮的雙重作用仍無法完全填補美國供應缺口 來源:德路里航運研究
替代能源搶購潮
最新一輪關稅政策出臺后,中國買家爭相將其美國貨源(包括長期合同和現貨采購)替換為中東和非洲的替代貨源。然而,這種貨源轉換和貿易流向調整代價高昂,導致中東地區貨物的溢價大幅上漲。
這一舉措帶來的不確定性促使買家爭相搶租的能夠在4月10日關稅生效前從美國港口裝貨、并能在5月13日前抵達中國卸貨的VLGC。激增的裝船量導致3月份美國丙烷庫存大幅下降,推動蒙特貝洛(Mt Belvieu)丙烷價格飆升。但隨著裝船窗口期臨近關閉及裝船量下降,Mt Belvieu丙烷價格又出現暴跌,這凸顯出中國作為美國LPG核心進口國的市場影響力。
圖4:美國出口碼頭VLGC裝船量激增 來源:德路里AIS
盡管中國運營PDH工廠高度依賴美國低價丙烷供應,但中方反制措施或將重創美國出口。美國LPG出口終端擴建計劃可能延遲,同時面臨庫存積壓問題。庫存壓力將推高運營成本并導致LPG滯銷,生產商或被迫降價拋售或限制產量,此舉或將導致美國LPG生產商持續承壓。
航運業恐將遭遇需求坍塌沖擊
就LPG航運而言,這些發展對原本就面臨船舶過剩困境的LPG航運業將極為不利,并在VLGC領域引發連鎖不確定性,導致所有基準航線的VLGC即期運費下跌。
隨著貿易模式改變和船舶改線,德路里預計運費將出現短期上漲。特朗普政府還將試圖增加對當前在90天暫停期內與美國談判國家的出口。此舉已推動美國-印度航線VLGC租約增加,而日本、韓國和印尼等其他亞洲買家也將吸收部分美國貨物。
然而,隨著中國石化需求減弱,德路里預計中期內噸海里需求將收縮。長期來看(假設關稅政策持續至2025年底),貿易戰將加劇全球衰退擔憂,進一步抑制LPG和乙烷需求,并導致2025至2026年船舶收益持續下降。
至于對乙烷貿易和30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船隊的影響,目前尚難斷言。若中美乙烷貿易受影響,可能導致部分VLEC閑置,或者更糟的情況,轉而投向LPG市場,加劇LPG市場的運力供給過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