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皋船舶產業園:“草根”天堂
2012-12-27 16:29:41
來源:金融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十二五”期間,如皋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園將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的國家級船舶制造基地和“中國現代船舶工業第一城”的目標,堅持遠洋船舶、內河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并舉,重點發展大型集裝箱、40萬噸散貨船和海洋工程平臺產品、LNG運輸船、鉆井平臺、生產平臺、海底挖溝埋管船、潛水作業船等船舶及海洋工程產品。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認為,我國相關船舶制造與海工裝備制造企業主要分布于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內,并且以中船重工及中船工業兩大巨頭為核心,呈現較強的凝聚力。而非兩大巨頭管轄內的許多民企及外企作為“圈外人士”,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相關配套設施方面的不便,建立以民企、外企為主導的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園則是較好的解決方式。
如皋產業園的特色:“草根”企業集群。產業園區已落戶40多家企業,包括熔盛重工、海通海工、華泰船務等10多家船舶及海工龍頭制造企業,以及日本森松海油、江南重工、華泰重工等重點高端配套企業,同時還包括部分船舶物流配套及船舶服務外包公司。從園區內企業結構可看出,產業園將以民企及外企為重心完善船舶制造、配套、服務等產業鏈條。
如皋產業園的優勢:地理位置及政策支持。如皋位處長江與黃海的交匯處,與上海是鄰居,以強大的港口吞吐能力為依托,制造原材料的供給及科技信息的流通都十分便捷。因此,產業園中船舶制造的配套材料及設施的供應能夠得到保障。如皋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刺激下提出以石油化工、鋼鐵加工、船舶制造等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船舶制造的政策環境更為寬松。并且江蘇省是我國西氣東輸的優先供應省份,如皋產業園的供電安全也無須擔憂。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如皋產業園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產能情況也保持穩定,然而其初期定位與當前狀況仍有差距。差距體現在其與海工裝備制造的交集過少,龍頭企業熔盛重工的海工裝備板塊也放棄如皋,選擇新加坡為研發制造大本營,準確地說,該產業園應該是“船舶及配套服務產業園”。由此可見,“草根”階層涉足海工裝備仍顯乏力。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指出,我國船舶及海工裝備更多是以生產基地的形式完成產業鏈條的完善與建設,在中船工業及中船重工兩大龍頭的管理下,相關制造及配套比較順暢,轉型為海工裝備也更具優勢。民企及外企的產業園更多集中于較低端的普通船舶制造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