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出口強勁增長,中國造船向海而歌
2024-03-27 19:01:20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愛達·魔都號”。滬東中華供圖
3月20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前2個月,中國出口船舶數量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59.9%和180.6%。
一組組數據顯現中國造船業的強勁勢頭:中國造船業國際市場份額已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新接船型訂單數量名列前茅;全球每產生10張新造船訂單,其中就有超過六成流向中國……近些年來,中國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船舶制造企業,中國造船業發展向海而歌。
造船寶地落戶上海
造船業被譽為“綜合工業之冠”,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伴隨世界海運市場的繁榮與發展,中國造船業也隨之火熱。
上海,是萬里長江的出?。上海依托獨特的地緣優勢,多年來造船產業在此發展勢頭強勁,江南造船、滬東中華、振華重工和中遠海運等龍頭造船企業紛紛落戶扎根于此。
江河奔騰,推船下海。2008年,滬東船廠建造國內首艘LNG船“大鵬昊”號,如今中國LNG船建造已經發展到第五代……廣闊的地域和綿長的岸線,讓上海成為造船寶地。
目前,上海江南造船建造出全球最大雙燃料動力第四代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滬東中華建造的全球最新一代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型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和全球最大的24000TE級超大型集裝箱船,極具市場競爭力,一艘艘中國自主建造的船舶在上海呼之欲出。
今年1月1日,讓中國人期盼已久的中國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成功實現商業首航。與此同時,上海已經正式成為全球唯一可以同時建造航空母艦、大型LNG運輸船、大型郵輪的城市。
“過去幾十年中國造船人不斷挑戰難度大的船型。‘愛達·魔都號’的成功建造表明中國造船業已經初步具備建造大型復雜工程裝備的實力,這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但仍需持續努力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愛達·魔都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總經理陳剛表示。
靖江造船領跑全國
13000TEU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滬東中華供圖
“一艘新的船舶又順利下水,離今年的造船目標更進一步了。”近日,在靖江新時代造船碼頭,兩艘20.8萬噸LNG雙燃料動力散貨船相繼下水,靠泊舾裝碼頭進入水下調試階段。
提起江蘇靖江,已經擁有多個頭銜讓靖江造船業享譽全國。靖江是國務院最早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已經連續10年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擁有中國最大的內陸港……“全國造船看江蘇,江蘇造船看靖江。”截至目前,靖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不少造船企業紛紛落戶于此。
20世紀90年代的靖江,由于整個船舶市場發生較大變化,駁船需求量減少、增本減利因素等相關因素。靖江造船企業選擇調整產品結構,瞄準1萬—5萬噸“大廠不愿造,小廠不能造”的市場間隙,蹚出了一條靖江船舶特色發展之路。自1997年起,靖江造船廠進入批量造大船的新階段。
靖江造船企業沿用“錯位發展”的策略,發展不同的主打產品,合力打響靖江造船的品牌。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以生產大中型散貨輪、油輪為主;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以制造集裝箱船為主;靖江南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則瞄準特種船型發力……經過數十年的積累,靖江造船企業生產能力躍居全國造船第一方陣,奠定全國地方船廠“領頭羊”的地位。
“現在船廠新接的訂單已經排到2026年,比往年都有所增加。船廠工作人員干勁十足,整個船廠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的劉明鋒介紹。
如今,靖江正在逐步健全船舶制造行業及相關產業鏈發展,努力建設“構成要素完備,產業規模領先,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分布集中”的現在造船產業集聚區。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巨輪從靖江駛入深海、走向世界。
江西造船逆勢上行
3000T的全回轉起重船。宋曉榮 攝
“隨著整個船舶市場加快復蘇,各地船舶廠商訂單接連不斷。目前,江南船廠發展勢頭迅猛,整體訂單量也有明顯提升,工人正在忙生產、趕訂單,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江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池偉平表示。
“襟三江帶五湖”的江西,擁有“一江、五河、一湖”,水運發展獨具優勢,船舶市場活躍度高,船舶制造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產業基礎。20世紀80年代,江西造船業的工業基礎雄厚、設施設備齊全和人才云集,但是由于地域水域條件限制、造船技術革新緩慢等原因,江西造船業處于中游水平。
為了加快振興江西船舶行業發展,在中國船舶市場牢牢占據一席之地,江西每一步“腳印”都踩得很實。江西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推進船舶行業的發展。在此期間,江西重點支持以三大造船產業基地為首的重要區域建設和重大項目建設,促進體量偏小、重復性建設的產業實現資源加速優化整合,并嚴格整治違規非法造船活動,營造良好的造船產業發展氛圍。
江西船舶行業在歷經數十年的發展下,已經逐漸擺脫最初的“低、小、散”的發展局面,現如今造船行業已經初具規模,逐漸步入良好的發展局面。目前,江西省船舶產業集聚效應開始顯現,船舶產能成倍增長;江西省已具備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部分產品生產工藝成熟、性能優越,已形成品牌效益,在國內外市場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造船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一家船廠需要數量龐大的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池偉平說。近些年來,江西著力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造修船的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一些在江西省外船企工作的技術人員和骨干開始回流,為江西船舶產業發展集聚人才資源。
前不久,全國兩會在北京圓滿閉幕。在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踴躍為船舶行業的發展建言獻策,推動造船業高質量發展。造船業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中國未來必將乘勢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