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2024-03-18 17:42:48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目錄共包括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7大類!洞瑘蟆酚浾呤崂砟夸洶l現,其中涉及綠色船舶制造、升級改造,海洋油氣裝備制造,綠色漁業、海洋能開發利用等與船舶海工產業相關的多個領域。
據了解,各地方、各部門可根據各自區域、領域發展重點,以目錄為基礎,出臺和完善有關政策措施,對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給予鼓勵支持,為相關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符合目錄要求的境內項目或活動以及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等境外地區的項目或活動提供金融支持。
船舶海工
綠色船舶制造(不含造船廠建設),主要包括以液化天然氣(LNG)、甲醇、氨、氫、電池等為動力的船舶建造和船用動力裝備制造,船舶受電設施制造,以及提升船舶能效水平、減少船舶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有關配套設備和材料制造。
資料圖/來源:新華社
船舶綠色低碳升級改造,包括以提高船舶運行效率,減少船舶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為目的,采用先進適用的綠色技術和裝備對船舶進行升級改造。
海洋油氣裝備制造,包括半潛式鉆井平臺、鉆井船、自升式鉆修井/作業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浮式生產儲卸裝置、起重鋪管船、大型起重船/浮吊、水下勘測機器人、水下采油樹、泄漏油應急處理裝置等水下系統及作業裝備等制造。
漁業養殖
綠色漁業,包括碳匯漁業及凈水漁業、稻漁綜合種養及鹽堿地水產養殖、池塘及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水抗風浪網箱及深遠海養殖、內陸生態環保網箱養殖、水產品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水產飼料減排,漁業智能機械化,生態健康養殖有關模式,推進捕撈、養殖、加工、漁港等各領域設施裝備節能降碳更新改造等。節能環保漁機漁船等裝備制造。
資料圖
海洋牧場建設和運營,包括為恢復或增加種群數量、改善和優化水域生物群落結構采取投放人工魚礁、種植海藻場或海草床等措施的海洋牧場建設和運營。
海洋能源
海洋能開發利用裝備制造,包括利用海洋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等資源發電的海洋能開發利用裝備制造,如潮汐能燈泡貫流式水輪機、豎井貫流式水輪機、垂直軸潮流能水輪機、水平軸潮流能水輪機、鷹式波浪能轉換裝置、振蕩水柱式波浪能轉換裝置、擺式波浪能轉換裝置、點吸收式波浪能轉換裝置、海洋溫差能轉換裝置、海洋鹽差能轉換裝置等。
資料圖
海洋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包括潮汐能發電系統、波浪能發電系統、潮流能發電系統、海流能發電系統、海洋溫差發電系統、海洋鹽差發電系統等設施建設和運營。
海洋生態、海域海岸帶和海島生態修復,包括為維護海洋生態安全、改善海洋生態系統質量、提升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通過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修復受損的海洋生態、海域海岸帶和海島等活動。
船舶污染防治
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包括以防治船舶港口污染為目的實施的溢油和船舶尾氣監測系統建設,港口和船舶油氣回收系統建設,各級漁港、漁船停泊點生產生活污水和漁業垃圾回收處置設施建設,船舶改造加裝尾氣污染治理裝備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裝置,大型煤炭、礦石碼頭堆場防風抑塵設施建設,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理設施建設,船舶港口噪聲污染治理,干散貨碼頭粉塵專項治理,干散貨碼頭裝卸工藝綠色升級改造,內河船舶環保設施升級改造,以及按照《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制與管理公約》避免船舶壓載水帶來外來物種入侵危害的船舶處理設施和岸上接收設施建設等。
資料圖 來源:《湖北日報》
船載污水高效處理裝備、水上洗艙站船舶化學品洗艙水預處理裝備等水污染防治裝備制造;船舶排放等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制造。
此外,目錄中與船舶海工產業相關的內容還包括報廢船舶等拆解利用裝備制造,水下生產系統、11000 噸半潛式起重鋪管船等制造,節能型船用鍋爐;電動船舶充換電設施、船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加注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和改造、老舊港口碼頭升級改造、船舶受電設施改造、航道綠色建設和養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