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輪船“冰河期”上市前景迷茫
2012-06-20 07:39:08
來源:法治周末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上市航運公司半數虧損,虧損額超50億元,在整個航運業疲軟下滑的大背景下,民生輪船仍堅持上市融資,其盈利前景不免令人擔憂
整個航運業遭遇“冰河期”,重慶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輪船)卻擇機上市,擬募資5.42億元,并全部投向船舶、集卡拖車與集裝箱購置等項目以擴大運力。
這家主要從事內河及海上航運業務以及航運相關的國際貨物運輸代理、船務代理、物流服務等業務的公司擬發行6850萬股,計劃于上交所上市。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民生輪船競爭優勢并不明顯,募投項目消化能力亦存疑點,融資渠道的單一增加了債務風險,公司上市之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航運業過剩運力難消化
民生輪船本次擬募集資金5.42億元,主要用于建造集裝箱船和集卡拖車等5個項目。除擬募投項目外,民生輪船目前還有4個船舶在建項目,這4個項目的資金來源全部為銀行貸款,共計約3.27億元。
民生輪船表示,作為航運企業,公司需要配備一定規模的船舶、車輛、集裝箱等固定資產。
在民生輪船擴充運力的同時,整個航運業的現實情況是運輸能力過剩,全行業虧損。
“行業正處于艱難復蘇期。”6月6日,在中遠航運的股東大會上,其首席執行官韓國敏如是說。不僅中遠航運,包括中國遠洋、中海集運等一大批航運公司均出現業績明顯下滑乃至陷入虧損的慘淡局面。
據統計,一季度我國12家上市航運公司中半數虧損,共虧損50.02億元。為了渡過行業冰河期,各航運公司均在控制燃油成本、租船運營等方面“開源節流”。
民生輪船的財務數據顯示,受國際經濟與貿易形勢的影響,民生輪船2011年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與上年相比已經出現小幅下滑。
民生輪船方面介紹說,其內河運輸區域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國際航運業務也主要以日本和中國臺灣航線為主。
業內分析人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我國航運企業特別是小型航運企業眾多,除少數幾家中央大型航運企業集團外,其他航運企業尤其是內河及沿海航運企業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該行業內運力分布情況與企業分布狀況則正好相反,運力規模仍然重點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型國有企業及部分優秀的中型航運企業,其競爭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從民生輪船的業務結構和經營現狀來看,其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民生輪船擬斥資5.42億元購置船舶等設備,如果募投項目成功投產,不得不讓人擔心新建的船舶、集卡拖車和集裝箱是否有用武之地。”華龍證券分析師牛陽表示。
還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有業內人士指出,民生輪船船舶每年的折舊率為6.47%,運輸設備的折舊率為12.13%,在行業內,這種速度并不算低。項目投產后一旦造成資源浪費,必然會影響公司投產和業績的發展,投資者更應該警惕投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