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新華物流無力償債遇險
2012-07-09 15:57:37
來源:理財周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海航系的瘋狂擴張,最終可能受阻于寥寥數億元周轉不靈。
自2011年起,海航旗下大新華物流拖欠幾家船公司租金一事,在金融界引起軒然大波,包括中金在內的多家券商警告自己的客戶:海航集團資金緊張,應回避其擔保和發行的債券。
對此,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和執行總裁李先華均解釋說,大新華物流實際欠款不到5000萬美金,應收賬款超過7億元人民幣。海航集團當時的新聞稿稱,這是海運行業普遍面臨的“三角債”問題。
但是理財周報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報表顯示,大新華物流絕非僅僅5000萬美金償債問題。2011年,大新華物流總資產574億元,總負債411.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高達304億元,1年內到期的金融機構負債本息之和高達83億元--而這家公司2011年全年凈利潤不到4.5億元。
而一切還未結束,理財周報記者獲悉,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大新華物流一直在實施關停并轉,旗下多家公司減薪裁員,最近剛剛賣出天天快遞。同時,2011年宣布的一系列并購計劃中,富奎集團和泉州船舶都因為收購款未能到賬而流產。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新華物流取消了部分金海重工的船訂單。
對于大新華物流而言,金海重工本是解決現金流的最大指望。按照計劃,金海重工如果年內能夠借殼上市,可以為集團解決60億元融資。
但是大新華物流的撤單,表明海航系通過關聯交易粉飾金海重工業績的決心告一段落。
如果金海重工年內無法上市,按照2010年和相關私募的規定,金海重工年底可能將花超過55億元從私募回購股份。
年初,大新華物流還曾將希望寄托在國家開發銀行上,希望與國開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并從國開行獲得30億美元新的授信額度。
但是到目前為止,雙方都并未宣布這一計劃,沒有證據顯示國開行提供給了大新華物流這么高的授信。
大新華物流資金陷入僵局。理財周報記者獲悉,海航集團正在各方籌措資金,計劃年內再次對大新華物流增資,總計可能需要接近40億元。
但是這一切并非易事,海航集團自身負債率高達78%.前述理財周報所獲報表顯示,2011年前9個月,海航集團流動負債達到780億元,同期財務成本高達47.4億元。
由于擔心海航集團的壓力,部分銀行已經停止對海航集團層面授信,只肯與其下部分子公司商討新的貸款。
2011年下半年以來,海航集團旗下所有上市公司幾乎都宣布了新的資本運作計劃。2005年和2008年抽血救主盛況重現。
一家基金公司稱,海航高層曾經在6月左右就海南航空80億增發項目拜訪過他們。但是由于買方機構普遍認為海南航空本次定增完全無助于改善公司質量,參與熱情不高。這80億增發中,將有60億元被用于歸還銀行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