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新華物流陷資金僵局
2012-08-21 16:52:55
來源:理財周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舉債投資擴張失敗
除了二級市場騰挪外,海航系公司救主心切,自2011年以來,海航旗下公司從公開市場融資的密集程度創下了歷史紀錄。海南航空發行了50億元公司債,其中30億元用于歸還銀行借款;香港航空發行了10億元人民幣債;美蘭機場發行了16億元中期票據和8億元債券;海航商業發行了7億元短期融資券;海航資本發行了15億元公司債。
與此同時,海航還發行了多只基金和信托產品。據集團自己統計,截至2011年年中,海航系已經累計發行信托141億元,募集基金26億元。
除此之外,海航集團還為接近300筆合同提供擔保和質押,合計接近600億元。這些擔;径继峁┙o了下屬企業。
資金鏈緊繃的海航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除了已有上市公司之外,這幾年擴張的資產質量極差,旗下多塊擬上市公司并不被外界看好,幾乎無法變現。
按照原計劃,金海重工和大新華航空都應在2012年上市。但是大新華物流無力支付船款,可能嚴重影響金海重工的業績表現。而大新華航空H股上市將涉及系列航空資產重組,顯然也并非本年內所能完成。
目前,市場正在傳言,海航旗下大量擬上市資產包括香港航空、海航旅業、海航地產、金鹿公務機、石林航空都在尋找私募進入。
一家大型私募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對海航的項目都不感興趣,認為項目質量一般、要價太高、不重視其他投資人利益。
更糟的情況出現在海航根本不熟悉的產業,如食品、體育、文化領域。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海航甚至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影業公司和院線。
一位知情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海航高層對于易食股份為龍頭的食品板塊投資就很不滿意。這一部分屬于易控股,2012年初,海航為此更換了易控股領導。
但是從今年上半年的效果來看,仍然不如人意,易控股上半年收入不到5億元,并未完成任務。
其中海航原有企業,如航食、鐵餐、易食股份下的辰濟藥業、寶雞飯店和海航飲品都完成較好。而易控股已經完成收購的企業牽手果汁、花旗果汁、貴州懷酒、湖南粒粒晶都表現不佳。這批新企業基本都不到原計劃的一半。
在易控股成立以后發生的接近10億元股權投資中,目前只有貴州懷酒項目較被看好。易控股的計劃是,3年左右時間將其裝入易食股份或者其他上市公司。對于其他項目,幾乎只求不虧損。如耗資超過1億元的粒粒晶,海航集團高層公開承認,是一個“受騙”的項目。
“海航很多新領域的并購投資都是一群年輕人,或者從集團過來的,非常不專業,也不怎么跟外界接觸。但是財大氣粗,很敢投。”前述知情人士表示,這是海航向其他實業領域擴張不如人意的一大原因。
但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盡管易控股仍在虧損狀態,但是對于這家公司更為迫切的是,海航置業、海航實業和海航集團借款已經接近10億元,導致公司下半年融資任務很重。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海航旗下各個板塊都在年初領到融資任務。無論以銀行、基金還是信托渠道融資,最后普遍以拆借、墊資、存入財務公司等方式進入集團“7個鍋蓋10個鍋”的資本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