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灣海工裝備產業園成核心角色
在全國海工制造業異軍突起時,山東的造船業也在悄悄布局。船業巨擘中船重工將一條完整的造修船產業鏈搬到了膠州灣西海岸的黃島開發區,其龐大的帶動能力正讓海西灣成長為集造修船、配套及海洋工程產業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船舶基地,而以此為代表的山東船舶業也正將駛向行業"深海"。
青島海西灣造船基地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的重點內容,于2011年正式奠基動工。海西灣基地被業內外人士寄予厚望,未來極有可能撼動三大造船基地的龍頭地位,上升為我國造船行業中的重要一極。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匹配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及特點鮮明的生產歷史均為海西灣的大好前景奠定堅實基礎。
海西灣的地理優勢在全國范圍首屈一指。海西灣被海西半島環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海風侵蝕,造船過程中材料設備的維護費用將大大減少。并且海西灣水深5米左右,其他基地飽受泥沙堆積的問題不會困擾海西灣基地,駐扎海西灣的企業將節省一筆清淤費用。更重要的是,海西灣雖位處北方,卻從不結冰,是企業冬天也能開工作業的理想地址。
海西灣雖然發展較晚,龍頭的聚集卻十分迅速。北船重工是海西灣的領頭企業,如今北船重工將旗下重點建造項目遷至海西灣。同時武船重工也入駐海西灣,同時相關配套企業的進入也為海西灣全產業鏈條發展提供助力,如船用柴油機、甲板機械、柴油機曲軸、電氣控制、鍋爐及壓力容器等船配。
山東是我國海洋經濟功能區建設的重點省份,并且煙臺及威海兩市的船舶制造行業均有相當發展歷史,尤其煙臺的中集來福士集團相當引人注目。而青島也是山東省的重要船舶制造城市,以煙臺、威海、青島三市聚合的船舶、海工產業集群將是山東海洋經濟的強勁支柱。并且憑借出色的地理稟賦,青島海西灣能夠擔任該產業集群的核心角色。
我國造船行業在朝向海工裝備轉型的過程中必然出現新的船舶海工產業園,海西灣造船基地將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夠與三大造船基地一比高下。而海洋經濟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與沿海省份的造船行業將形成呼應。
